【来源:江苏省教育厅_高校动态】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常州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初步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工业文化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走到深处。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技能人才竞争优势。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优秀企业成立地方工业文化育人研究中心,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培育的主体作用,集成校地人才优势,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传承工业精神、劳模精神、企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打造“三个课堂”课程体系,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教师在课堂上穿插工业文化教学案例,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理解并内化思政理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大国工匠进校园”“厂长论坛”“双师共讲”“匠心讲堂”“车间课堂”等形式实现工业文化资源的“请进来”和“走出去”。学校建成26个工业文化实践基地,聘任企业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设计开发实践教学指导项目任务书26份。
搭建资源支撑平台,厚植大国工匠成长沃土。学校围绕常州工业文化精神特质组织编写文化教育读本,制作一批内容精、形式活、接地气的工业文化作品。在教学中高度融合信息技术,建成江苏机械工业科技虚拟馆、VR一体化教学中心、地方工业文化育人数字资源、常州工业文化数字博物馆。各展馆以图片、文字和视频为载体,设置学习测评、在线交流、一键拓展等多种互动形式,有效激活育人潜能。自主开发思政课移动互联教学平台,运用该平台发布工业文化学习资源进行辅学引导,评价系统自动采集学生学习数据,督促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成效,完善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建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