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酒醉要心明
作者 | 罗乾波
出品 | 睿诚研究院
01
新闻:10.54亿逆势再拿地遵义
2022年11月5日,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拟出让新蒲新区播州大道南侧的2022-新-08和2022-新-09两幅地块。12月2日,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出地块成交结果公示,遵义文康置业拍下了两幅地块。
公告披露,两幅地块宗地面积分别为156962平方米和126373平方米,起拍价分别为5.84亿元和4.7亿元,此次遵义文康置业直接以底价拿下。两地块均为商住用地,但商业建筑面积不超5%,绿地率为不低于30%,容积率不高于1.6,还需要配建幼儿园。土地使用年限上,居住为70年,商业为40年,幼儿园为50年。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文康置业正是茅台集团的全资孙公司,今年11月23日才刚刚注册成立。
据天眼查APP,文康置业于今年11月23日刚刚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世仲,注册资金11亿元人民币,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置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茅台置业)的全资子公司,而茅台置业则是茅台集团进军地产投资领域的平台。
简析:
睿诚研究院观察,本次大手笔拿地,让寒冷许久的房地产业和遵义当地市场等,仿佛喝了一口醇香的茅台酒,让众人又感受到了一股来自西部的暖气。
近期,许多国家级银行或金融机构等,不断推出各相关政策和纷纷开闸放出近3万亿救市资金,从国家层面做了强大引导。
各地政府和主要国企等,在寻找契机和项目来提振区域市场的信心,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茅台此时拔出一根十亿小毫毛来拿地,非常应时应景,赢得了众多茅台粉丝的点赞。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迈不过坎的人。
所以,茅台会这样建议大家:记得多喝茅台,既可以驱寒,也可以解忧。
02
观察:10余年布局,然散装式地产业务还需谨慎打磨
据茅台置业公司官网介绍,“贵州茅台置业是茅台集团进军地产投资领域的平台,公司将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主要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综合商业地产等方面的开发、经营。”
据悉,实际上早在10年前,茅台集团就已经涉足房地产领域,贵州茅台置业成立于2012年1月15日,注册资金15.56亿元。除去新成立的遵义文康置业外,贵州茅台置业旗下还有两家子公司,分别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贵阳高新置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三亚投资实业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分别成立于2012年和2013年。依托贵州茅台置业及上述子公司,茅台集团多年前已开始房地产业务布局,但初期主要以商业项目为主。
下面再来梳理一下茅台在地产方面的主要动作,如下:
● 据公开报道,2011年,茅台集团曾明确提出,在酿酒产业外,房地产也将成为其多元化的目标。当年,茅台集团便拿下了位于北京的北环中心一二期(茅台大厦),将其中4层楼留下自用,其余28层楼进行出租。
● 2012年1月,茅台集团又成立茅台置业,加快进军房地产的步伐。茅台置业号称是茅台集团进军地产投资领域的平台,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
● 今天《金融界》报道,“2012年8月,茅台集团迈进海南,以9.4亿元的价格竞得三亚市海棠湾C6片区D-3-6地块,预计总投资约22亿元,意欲打造海南三亚茅台精品度假村项目,项目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5.07万平方米。有媒体报道称,该项目原定于2019年中投入运营,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此后未见开业动态。
相比之下,茅台国际大酒店的建设就显得顺利很多。摘下三亚地块的同一时期,茅台集团的A股上市平台贵州茅台披露公告,称拟投资约7.16亿元实施茅台国际大酒店建设项目,相关资金将自筹解决。
有关数据显示,该项目于2016年建成开业,截至2019年末的固定投资预算已增至14.59亿元。通过旅游网站可以看到,茅台国际大酒店入选遵义10大豪华酒店排行榜第三,酒店共有275间房,目前最低为628元/晚。”
● 2012年,另一个项目则是依托茅台贵阳高新置业展开,茅台集团2011年以3.66亿元的价格摘得的一宗贵阳商业地块,该项目位于贵阳金阳新区,被茅台视为“跨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首部精品巨作”,业态覆盖写字楼、酒店等,投资额约在7亿元左右。另外,茅台集团在贵阳观山湖区还投资了茅台广场项目。
● 2013年,茅台以879万欧元收购了法国巴黎一处房产,作为公司欧洲业务拓展机构,还以2000万欧元对价收购了法国罗蒂尼酒庄。
● 2020年8月,茅台集团就曾与万达集团达成共识,双方希望在产品推广、文化传播以及工业旅游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同年9月21日,茅台置业还与格力地产在茅台国际大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茅台在格力地产免税平台的产品合作及地产文旅产业两大板块。
● 2022年1月,茅台旗下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正式开盘,该项目位于贵阳茅台广场,当日,茅台共推561套住宅,包含建面约130-190平方米大平层、130平方米复式,毛坯交付,均价约1.3万元/平方米,不过,开盘当天推售结果并不理想,据克而瑞贵阳数据统计显示,茅台广场开盘当天项目认购套数为62套,认购率仅为11%。
● 今年8月21日,一期7栋住宅现已全面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3年10月交付使用;二期项目为商业综合体,后续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中。据最新数据显示,茅台广场目前有8个户型在售,价格为14000元/㎡。
......
小结:
经睿诚研究院独家分析,茅台进入地产界,已有十余年,从北京茅台大厦开始,在写字楼、酒店、会展、文旅、商业和住宅等方面,不断发力,给业界留下了众多的故事和资料。
吃瓜群众在酒桌上,又有了可以获得共鸣的一大话题。
喝着茅台酒,住着茅台楼,闲暇去茅台度假村轻松垂钓和露营看星星,惬意美好生活,大体如此吧!
业内共同认为,茅台此举拿地,更多是一家核心国企的责任与担当,这点毋庸置疑。
至于很多朋友说的,茅台要进入康养领域的观点,虽然茅台自己也喊出了要进军康养的意图,对此,我们并不敢苟同。
何也?
茅台海南度假村,基本已鸦雀无声;
茅台遵义商品房,开盘首秀差强人意;
难道说,茅台在脱谷于红高粱的行气活血之外,还可以治病吗?
显然不可能,最多是让你心情愉悦而已。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不然,就会出现《黄帝内经》所描述的不良反应——“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对人或企业等,都是一样的。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茅台做地产的“散装”事情。
睿诚研究院认为,茅台这么多年做房地产,皆是其主业之下的一个小的补充,地产业务也只是媒体集团产业结构中占比仅为3.11%“其他业务”内的一个小不点,微不足道。
茅台置业,虽然喊出了豪言壮语,但其地产业务发展得并不太好。
一是,对茅台来说,地产只是小业务,主要心思没在这里;
二是,以前做地产,更多是从资金分散和增值角度等纯财务角度来发力的,没有雅戈尔和红豆要重仓房地产的想法,也没有格力地产只围绕制造业的局限等,从北京茅台大厦的吃进和贵阳当地的众多商办类项目的投资来看,都有坚实的市场支撑,与房企商业地产的打法完全不一样。
部分媒体和网友,将茅台置业解读为如港企一样的商业性地产公司,有点贻笑大方,不甚专业,也非财经领域的客观性观点,雾里看花,似是而非。
为何茅说台地产是散装的?
◢ 首先,11年仅做7个项目,地产只为茅主业之下的边角余料。
大家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如果真如茅台置业的大口号说的那样,在茅台集团强大的品牌、背景和雄厚“钞能力”之下,十余年过去,按理说完全可秒杀许多所谓的房企百强。
为什么茅台未达到此境界?
其实,也是“散装”其中内涵之一。
◢ 其次,多点布局,太过分散,缺乏核心战略的指引,难以凝聚魂魄。
北京、海南、贵阳、法国等,忽东忽西,飘移不定,也可以看出茅台置业地产板块发展战略的紊乱。
茅台的小儿子,父母溺爱太多,如不改变,难成大器。
◢ 最后,项目类别跨度太大,驾驭能力不足。
纵观茅台地产前前后后,本来在写字楼等商办领域做的不错的茅台置业公司,觉得自己背靠大树和商办项目的不断成功后,非常飘,可能是多喝了两瓶茅台酒的后遗症。
2012年10亿元投资海南度假村,戛然而止;
上述商住项目首开低迷数据难看,大为打脸;
商业、度假村、酒庄、会展、酒店、文旅、住宅和康养等,跳跃性太大,完全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万科都不敢这样搞,一个相对末流的非专业类区域性房地产公司,想凭借纯粹的资本之力来引领产业潮流,破有点坐井观天的可笑。
请不要把过去那些商业项目的成功看成自己的能力。
因此,从房地产业中的要素和沉淀上看,茅台置业在发力角度上,其积累都比较薄弱。
什么都想搞,未来可能什么都搞不好。大家拭目以待
在制酒范畴,“勾兑”是一个客观的技术手段,无任何问题;可是,想在房地产业,继续勾兑和简单拼盘,日后的境遇可能不太好看。
要谨慎啊。
03
结束语
睿诚研究院以为,茅台集团做地产,有客观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重金在遵义拿地,在当下艰难的时局中,如一股温暖的市场清流,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但,从房地产的专业来观察,茅台置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希望能够走好、走稳。
且行且珍惜!
本文为「睿诚研究院」(ID:hnrcyjy)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