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插图

西安大兴医院消化外科施海主任的微信圈很有特点,别人晒风景美食,他晒手术图,偶尔点缀几张绿植,展示出他简单的另一面。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说他格外热爱这个职业,患者的信赖和生命的托付,给他与疾病奋战到底的决心,也让他在敬畏生命和挽救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42岁,原第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海外留学背景,参与亚洲首例活体小肠移植等手术,独立完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两千余例,这些经历,点点滴滴,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滋养了他一颗医者仁心。

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插图1

施海,西安大兴医院消化病院院长,消化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外科学(普通外科)博士。毕业于原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儿童移植外科访学一年。曾在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工作近二十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完成了亚洲首例活体小肠移植、亚洲首例ABO血型不符活体小肠移植等手术,参加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小肠移植专题节目录制。形成了以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及全胃切除、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保肛、结直肠癌 Noses手术、腹腔镜下结肠癌CME手术及胃肠道手术快速康复为特色的手术模式。已独立完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两千余例,胃癌治疗手术近千例。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论文20余篇。

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插图2

做医生就要扎实努力一丝不苟

1995年,18岁的施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第四军医大学七年制临床专业,2002年7月硕士毕业后留校,分配到西京医院胃肠外科。临床实习和工作期间,他有幸参与了亚洲首例活体小肠移植、亚洲首例ABO血型不符活体小肠移植等创新性手术。那个时候施海刚刚下科室,作为研究生能够全程参与,他特别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每天守在病人床旁,连续几个月,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学到了感染、排异等各种移植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危重病人的综合管理。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为了继续攻克小肠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难题,使小肠移植技术更加成熟完善,2010年施海主动申请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儿童移植外科学习。

学成回国后,在开展小肠移植同时,他把腹腔镜的应用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的认真和勤奋,使他在同龄人中很快脱颖而出。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手术模式。

2017年脱下心爱的军装后,施海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职,熟练掌握了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等术式。2018年8月,他来到西安大兴医院开创消化外科。九个月的时间,他带领消化外科团队完成多个院内首例手术,和消化内科共同成为大兴医院的靓丽名片。

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插图3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插图4

手术台上知进退是成熟医生的境界

外科医生有句话,刀子切肉没有切不下来的。施海主任讲了唯一一次外出会诊没有切除的病例。老太太直肠癌晚期,身体体质非常差,走路都需要人扶。手术台上考虑再三,他选择了最简单的横结肠双腔造瘘口。术后,经过规范化的放化疗,肿瘤明显缩小,老太太的体质也显著改善,每天都可以在楼下打半天麻将。半年后,老太太来到大兴医院,施主任给她做了直肠癌切除手术,保留了肛门,确保了她的生活质量。手术台上知进退,选择最佳方案,既是成熟医生的一种修养,也是医者仁心的一种境界。

医生的职业要求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帮助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施海主任讲到,他总在思考对患者来说什么是最佳的。他特别重视术前的准备工作,根据病人的情况,他要做好几个备选方案,在脑子里过好几遍。术后还要及时进行总结,哪些不是必要的,尽量把动作固化,路径优化,减少多余步骤。

对于结肠癌并肝脏多发转移的病人,面对消化道大量出血,他们采取阶段性治疗策略,一期采用腹腔镜行右半结肠癌切除,控制了消化道出血。待患者恢复后又行西妥昔单抗转化治疗,三个治疗周期后复查增强CT,肝转移瘤局部可切除,完整剜除7枚转移瘤。采访时,患者向我们转述了施主任的话:“结肠癌即便发生了肝转移也不是世界末日,我们会给你提供最专业的治疗方案。”这些话和后期治疗的效果,鼓舞着患者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针对很多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问题,他们联系介入科实施支架减黄,局部内脏神经根捣毁止痛,高选择性动脉局部灌注化疗。在他们眼里,病人没有质量高低,只看你是否用心处理,给患者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哪怕是晚期的,也不放弃。

20多年的外科执业经历,给了施海最大的收获就是外科思维。他讲到,医生医的是人,不是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每个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满足做一个手术匠。

有一个甘肃籍老太太,76岁,体重45公斤,身高153厘米,骨盆狭窄腹腔空间小。做腹腔镜胃癌最大的难点恰恰就是腹腔空间太小,操作半径不够,这是对医生操作技术的严峻考验,最终他们顺利完成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完整切除多个如鸽子蛋大小的肝总淋巴结。

55岁的患者李某,因上腹部不适困扰多年。3月中旬来院就诊。施海主任探查后发现是十二指肠憩室炎,憩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段,胃镜提示离十二指肠乳头3-4厘米。过度分离可能会带来胰漏及肠漏的风险,而憩室扩置术是最适合病人的手术方式 。还有一例高位食管癌切除患者,弓上吻合术。由于患者强制性脊柱炎并佝偻病,体格异常,手术难度增大。他们团队还是想方设法地完成手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8年11月底,西安大兴医院购置了陕西首家4K超高清影像系统,全高清系统,使得视野更加广泛和清晰,手术更加细致精准。标志着西安大兴医院腹腔镜手术进入了4K时代。施海讲到,尤其是遇到腹茧症患者,把特别致密粘连的层层包裹,抽丝剥茧层层打开,这把利器,相当于给外科医生一把“莫邪剑”,给精准解剖插上了翅膀。

“其实每一个病人都有一个故事。”施海主任并不擅长交流,但是讲到他的病人,那些患者的病情来龙去脉,治疗手术细节,他却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人佩服他记忆力的同时,更敬佩他的专业与用心。

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插图5

下决心把极致微创进行到底

在普通人看来,胃全切这样的大手术,至少得在床上躺个十天半个月的。到了消化外科病房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没人在床上躺着休养,八、九十岁的老人,术后第二天就举着吊瓶满楼道转圈呢!他还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规定当天的活动时间,要求家属或者住院医生监督完成。可不要小瞧这些运动,对术后恢复有着非常积极地作用。“极致微创+快速康复”这就是他的手术和治疗理念。

87岁的老人王某,因为反复便血一个月,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施海主任。经过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进展期直肠癌。老人全身疾病比较多,患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三级(极高危组)、脑部多发性腔梗。长期的慢性疾病,使得老人身体非常单薄,体重仅38公斤,中-重度营养不良。

面对这样的高危患者,如何保证安全有效的治疗?施海主任组织术前讨论,最终确定了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全程保障下,实施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历时仅一小时,出血不到50毫升,并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期的肠吻合。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第一天在多模式镇痛辅助下开始活动,并少量经口饮食。第二天排便通气。老奶奶说感觉就像做梦,不敢相信经历了这么大的手术。

施海主任采用的快速康复,主要是统筹管理,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不同步骤,在生理和心理上分别给病人不同的刺激和支持。术前几天不禁食、术前一晚不灌肠,保证充分的休息,用最好状态迎接手术。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缩短病人暴露在麻醉下的时间。术中和术后要适量使用药物进行完善的镇痛,让病人尽早少量饮食促进排气,尽早下地活动。手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一半,病人没有大手术后的虚弱状态,这就是快速康复的魅力所在!

目前科室诊治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平均住院日3至5天,胃癌患者平均住院日5至7天。有一位直肠肿瘤切除和极限保肛的高龄患者,3天就出院了,家属特意送来了锦旗,“医道精湛,无微不至”,表达出他们内心由衷的感谢。

在一张患者送鲜花的图片下面,施海主任写道,“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得到你们的认可。”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份职业的无限热爱。(通讯员梁红娟/文 本报记者 阮班慧/图)

陕西消化外科医师排名前十(陕西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插图6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