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教育,称得上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了,德国人的严谨有目共睹,特别是在教育这一块上非常重视,对德国的妈妈来说:
“与其扯破嗓子吼骂孩子,不如做出实际行动;规矩要大于宠爱,身教也要大于言传”
在德国,家庭教养规则是很重要的,很多父母都会拿家庭教养规则来约束自己的孩子,而这是很多中国家长做不到的。中国家长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家庭教养这块,我们做到了多少?
没教养的孩子迟早吃大亏,德国这7条教养家规,值得中国家长学习
不要帮孩子多做,要让孩子多做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时候家长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是困难的。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插手,不要帮孩子多做,而是多让自己自己做,学习独立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就尽量不要寻求别人的帮助了。
比如说,家长怕孩子写不完作业,于是打算帮孩子写作业,殊不知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产生依赖,认为父母帮忙写作业是一种义务。
教养孩子,首先得教养自己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教养好孩子,首先就得教养自己。父母要求孩子应该怎样做怎样做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这些呢,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这样才能叫孩子信服。
比如说,生活中最简单的随地倒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家长在教育孩子不允许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首先就得保证自己不能随地倒垃圾,不能随地吐槽。
告诫孩子:跌倒之后,应该学会自己站起来
如果孩子总是依赖父母,遇到事情就寻找父母帮助的话,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长大呢?
当孩子想寻找父母帮忙的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你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没有能力解决了,才能寻求父母帮忙。”
让孩子经历风雨才能成长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一遇到困难挫折就萎靡了。要知道,德国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可是举世闻名的,因为他们会让孩子进入残酷的魔鬼训练营。
对于很多德国来说,这样的行为虽然残酷,但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因为爱他,才要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懂事。
父母要正确理解爱和被爱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国家长对“爱”这个特别敏感。当听到孩子“早恋”以后,第一反应肯定是孩子学坏了,往往会痛骂孩子一顿。
而在德国,家长们会教育孩子珍惜自己爱的人,理解爱和被爱的意义,同时他们也会尊重理解孩子的感情。
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更糟糕
孩子犯错时,很多家长都会控制不住情绪地打孩子一顿,这种“棍棒教育”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教育孩子,家长们要学会讲道理,用严肃的表情和处理方式让孩子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才能让孩子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坚持自己的立场
人不能没有立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教会孩子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轻易和他认为他人做争辩,也不言听计从于其他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而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见识的父母
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未来才容易获得更高的成就,而在培养性格的过程中,图书绘本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幼时,对故事及图片绘本是非常敏感的,很多父母讲不通的道理,通过绘本表达出来,就能够让孩子很好地理解。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每一册都是中英双语绘本,不同的故事、内容,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该系列共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培养孩子十种情绪正能量:自我保护、勇敢、自信、诚实守信、情绪管控、懂礼貌、友谊、分享、自强、自律。每个主题后面都附有“给父母的话”,给父母补充相应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跟孩子相处。
全套绘本贴心考虑孩子生长发育特点,每一个主题故事,都根据孩子的视觉创作,配有精致的手绘插画,充分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
绘本故事的表现形式容易被孩子接受,生动、有趣的故事场景将成长的道理蕴涵其中。亲子共读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快乐阅读。
感兴趣的朋友们,【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