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古城是一座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布局以文治阁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4条主街,4条主街连接8条小街、36条小巷,虽经650多年风雨洗礼沧桑变化,但街区结构布局经久未变,东大街、南山街、南小门里街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城现有237处明清古建筑,城内老民居保存完好,建筑风格古朴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明清古城中的典范。
浚县古城
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明代古城墙、文治阁被列入国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俯拾皆是。浚县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名胜古迹和名人故居精心打造商业步行街和文商融合区,形成了集古风集市、非遗文创、民俗演艺、夜秀夜游、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古城文化旅游区。1989年7月,浚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河南省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一座县城,2019年,浚县古城景区被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21年,入选《中国大运河蓝皮书》发展经典案例。2022年,浚县古城被文旅部公布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成为豫北地区诸多县城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浚县古城西门外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和国保云溪桥,西门内北侧明代古城墙下座落着气势恢宏、威严肃穆的关圣庙,忠义神勇的武圣人关羽坐镇浚县城,护佑着全城的百姓。
关圣庙
关圣庙又叫关帝庙、关王庙、关羽庙,老百姓俗称“关爷庙”。浚县古城关圣庙最早建于明代,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近年重建,庙宇坐北朝南,门楼两侧柱子上镌刻一副气势磅礴的长联,上联是:大运河清涛未逝忠义传唱千古;下联是:白马坡赤兔犹鸣英明声徽万年。
走进关圣庙大门,眼前矗立着一座四柱三门两层木牌楼,牌楼中间题额“义轰三极”四个大字,应该跟“义薄云天”是一个意思。庙内两侧是药王殿、财神殿,再往里走是五虎堂、忠义堂,院内建有赤兔追风亭和青龙偃月亭,厅内分别摆放关二爷的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
浚县古城关圣庙主殿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关二爷危襟正坐相貌威严,关平执印、周仓捧刀站在两旁。大殿正中悬挂“忠义春秋”四个大字。
众所周知,孔子和关羽分别被人们尊奉为文武圣人,文圣人孔子是仁、礼、智的化身;武圣人关羽则是忠、义、勇的象征。
孔子和关羽这两位圣人都与浚县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今天说的是关圣庙,红哥就讲讲关二爷跟浚县的渊源。
自古以来,浚县、滑县及周边地区的关爷庙数量最多,甚至比土地庙烟火还要兴旺,尤其是浚县、滑县交界的白马坡一带,几乎村村建有关爷庙,家家户户敬关公,豫北地区的关公文化相当繁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跟白马坡关羽斩颜良这个历史典故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东汉末年的白马坡古战场,在现今浚县和滑县交界一带,而被关二爷斩杀的河北名将颜良之墓,就在浚县善堂镇马村村东的田地里。
话说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2月,占据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河北军事集团霸主袁绍争夺天下。袁绍为了南进中原率军围攻白马城,攻打白马城的带头大哥就是袁绍的爱将颜良。
那个时候浚县还是黎阳县,滑县还是白马县,白马城是白马县的县城。黎阳、白马两县隔古黄河相望,白马在河南、黎阳居河北。颜良大军从黎阳津渡黄河挥师围攻白马城,驻守白马城的东郡(今濮阳)太守刘延向曹操告急,曹操派关羽率骑兵夜袭颜良军营,关二爷神勇无敌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大喜过望,报请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颜良战死后曹操埋葬在今浚县善堂镇马村村东白马坡中,1400多年中只是荒坟一座,直到清康熙10年(公元1671年),浚县知县刘德新在颜良坟前立了一通墓碑,上刻“汉将军颜良之墓”。
关羽斩颜良让关二爷在白马坡一战成名、威震天下,而他不做曹将只做汉臣,誓死追随结义大哥刘备匡扶汉室的忠义之举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尤其被浚县、滑县白马坡一带的百姓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