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处兵家必争之地——浦东。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浦东的中考成绩一直有它诡异的地方。
比如去年全区成绩非常靓丽,但今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数滑降。
拿头部高中的平行分数线来比较,2022年七宝中学、南洋模范、建平中学三所强区头牌高中的分数线分别为713.5、711和711,和我们原来认知中的感觉是比较接近的。
但到了今年,七宝中学、南洋模范和建平中学的平行分数线分别是702.5、697.5和693.5,建平和七宝的差距被拉开到了接近10分,和南模的差距也一下子出现了出来。
要知道,中考可是一分一操场的竞争。
现在中考生源水平的差距,也很可能会体现在三年后的高考上。
从这个层面上看,浦东这个“双减带头兵”会给人一种隐隐的忧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今年浦东中考的整体格局看,几所顶尖民办还是表现不错。
张集考出了史上最辉煌的一届,四校自招领域就有大丰收,甚至明显压过了常年竞争全市老三的上宝。
其中还有多位大牛成功跻身上中数学班,可谓是突破性的进步。另外如交中、浦东华曜等也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水平。
从公办学校的自招成绩来看,四校自招名单中出现了如进才北(上中+华二)、建平西(复附)、进才实验(华二)、建平地杰(上中)等学校的学生,虽然都只是极个别,但也可以算是公办之光,保住了浦东老牌公办学校应有的声誉。
接着,我们首先再来看一下浦东116所公办初中到校成绩的情况。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浦东七所市重点高中(不含华二临港)的到校录取分数来看,老牌学校依然排名前列。
前四名是张集和建平三杰,进才实验、上实东、华二前滩、洋泾菊园等知名学校也都在全区非常靠前的位置。老牌学校中最靠后的大航母进才北,也稳稳落在了前20以内。
排行榜前20的其他学校,大多也都是稳健的老牌实力派,例如致远、模范、川中南等。仅有个别黑马出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接下来,我们就要试图来进一步分析浦东各所公办学校的层级分布。在上一期的闵行区里,我们用了分层比较的方法,但这个方法在浦东并不太适用。浦东和闵行这两个区最大的差别,就是到校名额所占的比例,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拿两区最大的航母初中来举例。闵行的莘松中学,今年报名中考900多人,拿到了112个区内的到校名额,分配比例约12%;而浦东的建平西校,今年报名中考超过1000人,却只拿到了57个区内到校名额,分配比例不到6%。浦东的名额分配比例,实属上海一绝。之前,甚至还有些自媒体简单的把到校均分拿来比较,说浦东的学校到校均分要比闵行的学校要高。这是完全错误的比较方法,因为他们相当于是在拿浦东公办前6%的学生,和闵行公办前12%的学生进行对比。所以需要再次重申,到校分数是不能跨区比较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在浦东如此低的名额分配比例下,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看看各校头部学生的储量是否丰富。
由于分配比例较少,浦东有很多初中学校在对应高中的到校分数,超过了该高中的平行志愿分数线,那我们就来看看各所学校“到校分数线”与“平行分数线”比较后的结果。
我们把“到校分数”超过“平行志愿分数”的成绩,用红色标了出来。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图里可以看到,排行榜中位置靠前的学校,大部分到校分数线都能超过平行分数线。而到了排行榜的后段,几乎就是一片白色,菜校的水平尽显无遗。
其中,我们可以把七所市重点高中的后两所,南汇中学和川沙中学暂时放在一边。
因为这两所学校的位置较为偏远,有些核心区域初中的学生不太愿意去,甚至宁愿降档去东昌、高桥等高中。
所以,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各所公办初中在其他五所高中的到校分数情况。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图中可以看到,整个浦东只有八所公办初中,在五所市重点高中的到校分数全部超过了这些高中的平行志愿分数线。它们就是:张集、建平地杰、建平实验、建平西、进才实验、洋泾菊园、上实东和进才北。咦,看起来好眼熟,怎么又是你们?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最常推荐的浦东公办初中学区吗?从这个口径来看,这八所学校也毫无疑问地体现出了学校的深度。比如张集,哪怕是公办地段班,学生到校的成绩几乎都要超过建平、进才、复附浦东等强市重点的平行志愿10分左右。那就意味着平行志愿阶段,一定还会有一定数量的地段班学生进入到这些优质高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反观黑马学校,比如今年最亮眼的陆行南校,在复附浦东的分数就出现了捡漏。这基本也就意味着陆行南校能考入“建平-进才-复附浦东”这三所高中的学生数量是不太多的。事实也是这样,根据我们核对的数据,陆行南校确实只有4位学生通过到校名额进入了这三所高中,在平行志愿阶段没有其他学生再被录取。当然,陆行南今年整体的成绩也还不错。从高分段学生成绩来看,也能和华二前滩、浦外东校、川中南、模范、模范实验、临港一中、五三中学等一样,挤入今年浦东中考的第二梯队。这些学校的特点是学霸的存在相对明显,而且至少不是一两个零星的存在。同时,在中上段也有一部分有实力的学生。在整体加权分上排名靠前,但高分段表现相对比较一般的,有致远、杨园、南汇四中、建平张江、建平香梅等。这些学校虽然头部体现的实力比较一般,但整体的分数层次还是不错。比如杨园中学,虽然在全市来看属于默默无名的学校,但历年成绩都非常不错,一直都稳定在浦东的前20名左右。虽然很少有特别顶尖的数据出现,但学风的扎实是肉眼可见的。再往下的初中学校,建议就可以不用作为学区房来关注了。如果因为生活、交通、品质等到这些初中的附近购置房产,都可能是合理的选择。但如果主要是冲着学校去的,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最后,在今年浦东所有的公办初中里,只有唯一一所学校在全部七所市重点高中的到校分数,全部超过了这些高中的平行志愿分数线。那就是御桥的建平实验地杰中学。建平地杰独立建制至今不到两年,在从建平实验中学拆分出来后,曾有人担心原来分校的资源不如总校,害怕建平地杰的成绩不如人意。但连续两年,建平地杰的成绩已经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去年中考到校成绩公布时,还有很多人急着强调,建平地杰并非真的是浦东均分第一。但在今年两个到校名额的政策下,建平地杰的成绩依然非常抢眼,除了张集之外,不输浦东其他任何的学校。甚至是在自招环节,建平地杰也破天荒地出现了被上海中学自招的生源,这在整个上海的公办初中里,都是屈指可数的。连原来所谓的总校建平实验中学,今年都没能达到被四校自招的成就。御桥各方面的变化,已经体现出来这个区域的潜力。而建平地杰的强势,更是为这个区域的发展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在建平地杰基本坐稳浦东南区第一把交椅后,御桥也必将吸引更多的高知、高净值家庭。未来的发展,也会像浦东的金色中环计划一样,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