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视频加载中...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叶竹
随着中国商业登山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山友到达了曾经高高在上、不可逾越的“世界之巅”。就算是资深登山者,珠峰路上也少不了商业探险团队的援手。5月18日,徐卓媛向三湘都市报记者透露,本次攀登珠峰,她选择了一家大型商业探险登山公司,有两位经验丰富的夏尔巴提供向导服务。
如今,攀登珠峰的人逐年增加,为了争取短暂的窗口期,登山道路又狭窄,“堵车”事件频发,也增加了危险性。商业登山目前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考量选择一个靠谱的商业登山团队?山友们勇攀高峰前,需要了解权衡。
(4月27日凌晨2时许,珠峰南线出现“堵车”“排队”现象。)
珠峰南坡“堵车”暴露商业攀登乱象
今年“五一”期间,珠峰“堵车”事件成为热搜,让不少网友产生“珠峰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的错觉。其实,“堵车”事件反映出的是商业登山产生的一部分负面作用。
每年5月,因季风转向,珠峰迎来高空风力较小、最适合冲顶的“窗口期”,登峰数据中的许多英雄事迹,总会在这一时期喷涌。登山者集中在这段时间登峰,导致珠峰“堵车”“排队”,并不罕见。
2012年5月,一位职业登山家在海拔8000米左右,用相机拍摄了“像蛇一样”移动的队伍,估计大约有39个团队、近600人在登顶。
2019年5月,拥堵再度上演。据媒体报道,为了登顶,两三百人沿着危险的悬崖排起了单列长队,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极端环境下等候了数个小时。数个小时排队造成的延误,会消耗超出预期的氧气和体力,也会增加冻伤的风险。
曾有职业登山家和登山组织希望从源头解决问题,推动尼泊尔政府制定严格的政策,限制登山人数和审核登山者的资质。但仅仅是颁发珠峰登山许可,当地就可以创造一笔可观的收入,更何况珠峰热还能带活当地的登山产业。
2023年的春季登山季,截至5月14日,尼泊尔有关部门就已向478名登山者发放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许可证,创历史最高。据尼泊尔旅游部门通报,5月17日当天,至少175名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尼泊尔一侧成功登顶。
(5月17日早晨,登山者们排成长队攀登珠峰。图片来源:尼泊尔当地媒体)
更多人登顶,也让更多人领教珠峰之险
登山方式,主要分为自主攀登和商业登山。一名登山者可能两种方式都参与过。自主攀登不依赖于任何人,没人提供向导服务,没人帮忙背包,需要自主去完成一个探险计划,难度更大。
但面对危险重重的世界高峰,许多资深登山者为了保险起见,仍然会选择经验丰富的商业登山团队,来保障登山行动。
所谓商业登山,是指登山客户支付一笔费用给探险公司,由探险公司负责提供高山上的服务,协助客户进行登山活动。通常珠峰商业登山服务方会提供贴身的向导服务、氧气及营地服务、 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但不保证一定登顶。
在珠峰面前,不少登山者会在位于中国的北线和尼泊尔的南线之间,选择后者。原因不只是尼泊尔一侧的路程更短,更主要的是,对登山者的人数及资质并无限制,有许多当地公司收取的服务费也更低廉。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只是为了体验极致,选择从尼泊尔一侧上山,只要解决了资金问题,珠峰之旅即可成行。
攀爬珠峰的过程遍布艰险,经验匮乏、身体素质不足和山体突变等突发状况,都可能让人丧生。业余登山者的缺陷在于他们对于风险的考量远低于职业登山家。
登珠峰有多危险?本季南坡获得许可的登山者中,来自中国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美国。据新华社5月17日报道,一名摩尔多瓦登山者17日上午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死亡,今春登山季死于世界最高峰尼泊尔一侧的登山者人数升至6人。
5月18日,南坡登峰路上传来一则和中国有关的不幸消息。有媒体援引《喜马拉雅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8日早上,一名中国登山者在尼泊尔从南坡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海拔8000米以上冲顶时不幸遇难身亡。
南线商业登山公司更多、价格更低
正因为有商业登山的存在,更多登山者能接触到珠峰,甚至登顶。深圳登协常务副会长、广州登协副主席、资深登山者曹峻介绍,“确实现在(登珠峰)的门槛比以前要低一些,第一是因为攀登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第二就是我们做登山探险服务的这些公司,他们也变得越来越有经验,形成一条服务的产业链,它让登珠峰变得越来越安全。”
不过,曹峻仍然认为,“未来可能大家想去登珠峰的话,难度比以前会低一些,但依然还是很难。”
曹峻表示,登珠峰依然会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运动,毕竟还是有比较强的危险性。“目前来看攀登珠峰,还是会有一定的死亡率,有客观条件一定会带来的风险,包括身体的问题,包括天气的问题,还有地形的问题。”
按照《国内登山管理办法》,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3个月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特批。在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三湘都市报记者查询到,2020年至2023年,申请组织攀登珠峰活动并被批准的国内公司只有两家——西藏雅拉香波探险服务有限公司和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而且在官网可查的审批文件中,两个公司每年的攀登团队分别在2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40人。
相较于从北坡攀登的国内探险公司有限,价格在45万元左右,从南坡攀登珠峰,尼泊尔当地公司的报价要低许多,大概约30万元至35万元。虽然价格是登山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对登山公司信任与否也是选择的关键。
因为很多人在登珠峰前,都需要去攀登比珠峰低的山,这时选择的团队对后续登珠峰的影响也很大。一位自由向导、职业摄影师介绍,“比如先报了一座7000米的山,然后对团队产生了信任,之后登山者在选择攀登8000米山的团队时,便会受到前次攀登的影响。”
因此,在信赖因素的影响下,登山公司的复购率通常会很高。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