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未发布其他任何平台,请勿搬运抄袭,违者必追究版权责任。
摩托车行业,一年来的起伏不定,让人措手不及。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摩托车销售经历了一场挑战,销售量同比下降了15.55%,降至2142万辆。这个数字让人不禁思考:摩托车在中国市场是否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要详细了解这一情况,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具体数据。燃油摩托车销售下降了16.14%,达到1378.73万辆,而电动摩托车也下降了14.46%,降至763.27万辆。
这些数字似乎暗示了市场对传统摩托车的减少需求,以及电动摩托车的潜在挑战。
然而,尽管整体市场下滑,行业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亮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休闲娱乐摩托车。去年,排量在250cc以上的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销量逆势增长了44.68%,达到55.34万辆,国产品牌市占率也持续上升。这个现象表明了消费者对于高性能休闲娱乐型摩托车的兴趣不减,也反映出了市场在不同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燃油摩托车市场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排名第六到第十的分别是洛阳北方、重庆德呈威、广州大运、广东大冶和力帆,销售分别达到了59.08万辆、57.09万辆、52.12万辆、45.43万辆和41.56万辆。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力帆,这个曾经是中国摩托车龙头企业的公司,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陷入了困境。创始人尹明善曾一度是重庆首富,但随着力帆跨足汽车制造业,他们逐渐失去了市场地位,陷入了负债困境。
幸运的是,吉利接管后,力帆逐渐走出了困境。去年,他们的汽车销售累计达到了约5.68万辆,同比增长了1371.15%。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摩托车业务的营收占比已经从巅峰时期的九成多下降到了37.05%。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摩托车业务,在去年九月份推出了高端机车品牌“派方”,并推出了两款新车型,星舰3和引力,以及三款正在研发中的车型,星舰6、泰坦和EZ。
通过双品牌战略,他们似乎在寻找重新崭露头角的机会。
前五名中有两家属于本田系列的企业,分别是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去年的销量分别为92.66万辆和67.97万辆。新大洲本田是榜单上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摩托车企业,成功跻身前三。他们拥有太仓生产基地,具备年产整车和发动机90万台的生产能力。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多款融入本田技术的摩托车和电动车,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500万辆,并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Today系列车型创下了中国单一车型出口量的纪录,返销日本超过150万台。
重庆被誉为“摩托车之都”,孕育了众多知名的摩托车企业。宗申以88.7万辆的销量排名第四,这家公司深耕摩托车行业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旗下的宗申品牌涵盖了MO、P、T、S、Y等九大系列数十个品种,全球用户累计达到了2000万人。此外,他们还拥有赛科龙、森蓝、宗申·比亚乔等品牌。
在销量方面,隆鑫排名第二,销量达到了118.3万辆,其中250cc以上的摩托车销量累计达到4.90万辆。五年前,他们推出了自主高端品牌“VOGE无极”,表现不俗。
去年前三季度,“无极”系列摩托车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7.35%,达到了7.45亿元,盈利能力也要优于传统的小排量车型。今年,他们将推出多款新车型,包括SR4MAX和RR525,以丰富其产品线。
尽管销量同比下降了18%,大长江依然毫无悬念地保持了第一的地位,已经连续20年蝉联行业第一。去年,他们卖出了191.94万辆摩托车,平均下来每天要卖出
5200辆。旗下的“豪爵”品牌价值已达到766.37亿元,排名在2022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位居第89位,连续19年稳居行业榜首。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今年中大排量摩托车行业的增速有望达到30%至40%。虽然250cc至400cc的排量仍然是主要的销售区间,但400cc至750cc排量段的增长速度也在迅猛上升,部分反映了消费者对更高排量摩托车的需求升级。这一趋势也为自主品牌带来了巨大机会,有望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尽管整个行业在销售上经历了波折,但中国摩托车市场依然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伴随着电动摩托车的发展,以及休闲娱乐摩托车的崛起,企业们正在不断寻求创新和适应市场的变化。
尤其是那些曾经在行业巅峰的企业,如力帆和大长江,在面对困境后也在寻求新的机会。双品牌战略、高端机车品牌以及技术创新都是他们重新崭露头角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中国摩托车市场仍然具备强大的潜力,未来将取决于企业的创新和市场适应能力。摩托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激情的象征,因此,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都有机会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中取得成功。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未来中国摩托车行业会迎来怎样的变革和发展。这个行业,永远都不会失去它的吸引力,因为摩托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它在风中飞驰,激起了无限的激情,这一场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