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

前段时间去丁当镇乔联村陇音屯游玩,看见有一座庙前的破旧石碑上刻有林见川字样,忽然想起前两个月参观林大俊墓时墓碑上也刻有林见川字样。林见川是何许人,为何这么多地方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不由得让我想起我的曾祖母就是姓林,然后问起我奶奶林见川的事,奶奶说林见川是大林村的,村里还有见川祠堂,为此我前来见川祠堂参观,并且深有感触,林见川原来在隆安县的明代还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

林见川原名林正康,字以吉,号见川,生于1532年,逝于1602年,明朝庆隆年间贡生,曾任广东曲江县县丞,后任潮州府惠来县知县,后升任崇府审理正,官阶正六品。林正康未告老还乡之时于万历24年,由隆安知县许凤宾带头捐资,在县城城隍庙旁修建祠堂,并下令在大林村修建“乡词”,也就是见川祠堂。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1

现在看到的是近些年重修的见川祠堂,整个祠堂面积超过五亩地,得亏是重建得早,要是这几年重修,恐怕审批都跑到腿软。若是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审批,想来见川祠堂就是一座违章建筑,起码得罚款,按我们村一亩地的篮球场被罚11万来看,见川祠堂罚款起码超过50万。不过以林姓大望族和彪悍风俗,罚款没有,强拆就死拼到底。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2

林正康共生有10子,10子皆有出息,其中出两位举人,两位岁贡,还有拔贡、副贡、生员等,10子皆成才,无一荒废。长子林大佐,国子监肄业,曾出任江西吉水县丞,崇义知县。林大佐功绩如何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其非常的长寿,缺医少药、医疗环境简陋的年代竟然能活到84岁,在古代绝对是骨灰级寿星。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3

第五子林大佳,明朝万历25年举人,出任浙江省处州府松阳知县,后任广东琼州府昌化知县,升任珉府审理正,后任巡按,官至正五品。府理正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副市长或者纪委二把手,巡按是地方行政的一把手,及军政于一身的地方大号人物。只不过是府巡按,要是巡抚官阶为正二品,不过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正五品足够后人吹了。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4

六子林大俊,明朝万历31年举人,出任福建泉州府德化知县,后升任贵州镇远府通判。林大俊最熟悉不过了,上次还去参观过林大俊墓,当时看到林见川三个字最显眼,还以为是见川墓。林大俊在县历史人物里有记载就不多描述,最感兴趣的应该林大俊墓。前几年人们想买中六合彩,还来祭拜林大俊墓,墓前盛况如虹,贡品堆积如山,被媒体报道后林大俊墓才算安静下来。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5

林正康几个儿子都成才,固有“十子入贤,五子登科”的美誉,正可谓是“三元及第天下有,五子登科世间无”。说有十子确实是十子,不过有一子是义子,而且还是一个外姓。林正康原来只生有九子,因为久久不重逢,十子才是十全十美,所以认义子填补不足的意愿。听当地老人说义子可跟林姓,但是不可以入祠堂。是不是真的对于半个外人来说不清楚,但听到老人这么说想来可能是真的。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6

以前有网友留言,大林村有一张牌匾也很有历史典故,那就是“少帅亭”。看到“少帅亭”这三个字感到非常的兴奋,但是看牌匾上的落款时间却是大失所望,原来是1992年的作品。老人说有一块明代的牌匾,只不过在上世纪破四旧迎四新运动中被破坏了。还有一根望柱被村民当凳子来坐,都磨得很光滑了。以前望柱是有两根,修公路时一根被破坏,剩下的一根十几年前倒下,村民才搬回来当凳子用。无知的村民呀,竟然把古董当凳子用,而且还是用屁股去破坏,真的是太奢侈了。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7

村民听说我的来意后还介绍“少帅亭”的由来,还有“少帅亭”下一块石碑上刻的文字。当说我的曾祖母就是姓林的,娘家就在旺中村的局岜屯,有位老人就说是九房的后代。老人说九房有一支在清朝道光年间搬去陇音,然后有部分又从陇音搬到局岜,这样一说来就跟文章开头说的很吻合了。记得春节的时候局岜有一桩喜酒,我还去参加了,而来张罗做菜做饭的大部分是大林村九房后代来,曾祖母到我正好是第三代,往下一代可能就不怎么来往了。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8

见川祠堂的二楼上有一口大钟,使劲一敲声音刻传五里地。回到小亭休息时还开玩笑说都想把大钟搬走,老人笑着说能搬得动就抗走。老人们对这口大钟这么的自信,真的不怕我带走。后来老人解释说这口敲钟重量360斤,没有三个人是抬不动的,要是有人来偷,三个人动静会很大,可能还没有走出祠堂就被村民打死了。

南宁祠堂排名前十(广西南宁最牛祠堂)插图9

林正康的后代为什么分布在丁当镇的乔联村,其实还跟林正康的身份颇有关系。明朝时当官的俸禄极少,朝廷为了弥补官员俸禄上的不足,就用封地来为官员作为告老还乡后的保障。乔联村很多的地方都是林正康的封地,只不过当时家丁少而土地多,很多地方都没来得及开发。以前丁当镇归小林管,大致就是林正康封地的关系,只不过进入民国后,很多还没来得及开荒的土地被新政收回,林家也在民国时期逐步失去公信力,最后大部分的土地被充公,林姓在小林乡的布局也就是解放后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林姓绝对是小林乡第一大姓氏。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