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蕴藏冬夏
爱情: 青涩与美好
青春的成长过程中总避免不了萌生一段情愫,而青春期的爱情也不仅仅指两个人互相喜欢对方,一个人的暗恋或是分手后的失恋都是爱情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在叙事内容的选择上也给青春题材微电影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青春题材微电影《若漪的夏天》讲述的就是青春期女孩若漪暗恋邻家大哥哥阿湛的故事,影片里通过描写女主若漪的成长过程,捕捉她的情感变化,来展现若漪是如何一步步喜欢并向阿湛表白的。
阿湛大若漪两岁,两人都是高中生,但一个刚步入高中,一个却马上就要高考了,这种人物关系的设定,注定了二人不能在一起的人物命运,阿湛成绩优异,向往大城市的生活,若漪似乎也预见了两人注定不能在一起,正如片中若漪的内心独白:“你的未来快来了,不知还能和你这样多久。”临近高考前,两人在阳台上一起仰望星空的时候,若漪有感而发。
在听说阿湛被上海大学录取的消息后,若漪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紧紧地抱住阿湛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虽然早已预见这种结局,但当自己亲身经历时,却有些承受不住。或许是对阿湛的感情太深了,此时的若漪被感性占据了全身,经过反复的挣扎后,若漪还是通过短信的方式向阿湛表白了,结果可想而知,若漪伤心的跑出家门,在昔日与阿湛打闹的街角靠墙哭泣。
大多数青春时期的爱情都不会有结果,不过拥有一段感情回忆也是很美好的事情多年以后若漪也考上了大学,通过妈妈得知阿湛即将结婚的消息,若漪来到钢琴教室,最后为两人再弹奏一遍《梦中的婚礼》,结尾与开头呼应,就像影片所表达的那样,开场即是结束。
成长:迷失与觉醒
并不是所有的青春题材微电影都围绕着爱情这个主题来进行拍摄,也有许许多多的创作者将目光放在青年的成长上,他们将镜头对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是继续求学还是步入社会打拼,相信大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这两种选择。
继续求学可以再体验几年大学生活,但也需要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才能实现这一选择,淘汰率虽不及公务员考试,但也有很多人备考几年都未能成功上岸,最终不得不踏入社会,而此时年岁已大,竞争力也比不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步入社会打拼也不容易,稚气未脱的大学毕业生很多被卡在了没有工作经验这一硬性要求上,再或是找到了工作但又担心自己和其他人学历相当,没有太大竞争压力,思来想去,陷入迷茫之中,畏葱不前,进退维谷。这类影片通过展现主人公课业的压力、升学的压力或是对大学生活的迷茫来激化影片的矛盾,最后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自身的反思获得成长。
这种题材的青春微电影的受众群体大多是青春成长期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大多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走向何方,从事什么职业,于是就会对当下的学生生活产生迷茫,对自己学生身份产生困惑,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会带着这种迷茫与困惑一直持续到学生生涯结束,从而荒废了学业,耽误了自己的大好时光,追悔莫及。
这类主题的青春题材微电影的出现为正处在迷茫期的青年解惑答疑,通过真实的例子引发共鸣,使他们警醒,对青年时期学生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青春题材微电影《上岸》讲述的是一个对未来充满迷茫,准备考研却只是停在嘴上,怕自己上不了岸同时还在准备求职,却连个校园模拟求职大赛都不去参加的男主俞跃,最后陷入迷茫的时候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与鼓励下重拾信心的故事。
影片为观众展示了当下一部分考研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导演通过几个场景,还原了每个考研人都亲身经历过的复习生活,嘈杂的宿舍里不考研的同学戴着耳机开黑打游戏,俞跃下床把考研复习资料装进书包,图书馆里坐满了人只好去外面的露台复习,教室外老师与他谈心建议他换个好考的学校,一天的复习结束俞跃来到食堂吃饭。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也贯穿了整部片中,最后他不堪压力的重负,在无人的街道奔跑呐喊,放声哭泣,叙事进行到这里整部影片的情绪达到了最高点,俞跃积攒已久的压力在此刻得到了释放,他不仅喊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更是替广大考研群体喊出了他们的心声,引发他们的强烈共鸣。
微电影《上岸》选取考研人在备考过程中渐渐迷茫这一很有现实意义的故事,真实展现了这个群体在备考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为正处在这一过程中的考研人提供了一个能引发心理共鸣的视听范本。
《觉醒》讲述的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生活的主人公良彦在大学生活两个月后对未来产生迷茫而后又通过反思自己重新觉醒的励志故事,进入大学后的良彦摆脱了高中的压力,每天无所事事,时间久了开始反感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他慢慢的想要改变自己,故事的最后,在经过一些列的思想斗争与班主任的鼓励下,男主幡然悔悟。
影片将镜头对准当下的大学生,通过再现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来进行反问与思考,最后通过片中人物的“觉醒”来传达“只要出发,永远不晚”的思想,表达了成长与励志的影片主题。
梦想:坚持与放弃
梦想也是最具有青春代表性的话题,关于梦想,很多人都说如果能实现就不叫梦想了,但谁敢说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过梦想,有的人因为各种现实的因素早早的放弃,梦想永远的成为了梦,但有的人咬牙坚持,克服了无数个前进道路上的难关,最终实现梦想,圆梦成功。
《倔强的梦想》讲述的是学编程开发的两位大学同学高业、许大鹏毕业后来北京创业的故事,初来乍到,囊中羞涩,两人只好租住在一间破的不能再破的昏暗小屋里没日没夜的敲代码,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工作没找到,钱却快用光了,只能靠吃泡面来解决温饱,生活的窘迫令许大鹏心生退意,卖掉了自己写代码的电脑为两人换取了一点生活费,高业十分不理解许大鹏的行为,认为他是在践踏二人的梦想,与他决裂,之后继续窝在小出租屋里敲着代码,在高业坚持自己梦想的同时,许大鹏不时的从门缝里塞进一个信封,每次里面都装着几百块钱,许大鹏用这种方式默默的支撑着高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业凭借着不断地努力改进,最后终于被一家公司接受,并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实现梦想的他试着联系许大鹏,却怎么也联系不到,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在电梯里相遇,高业这才得知许大鹏这些年一直在打零工挣钱,维持两人的生活。刚开始的两人有共同的梦想,但最后却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人生也是如此,许大鹏虽然早早的放弃,但他在高业坚持梦想的同时挥洒着汗水证明了友情的伟大,其实在追梦的道路上,他们都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