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利部近日公布了“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包含东华陂、红旗渠、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等117项,以集中展示在1921年至2021年一百年间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治水兴水的生动实践、伟大成就。
乌江渡水电站大坝
乌江渡水电站是乌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典型发育区修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是我国乌江梯级电站开发大中型电站的第一座。
乌江
乌江横贯贵州中部及东北部,是长江以南最大的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天然落差2124米,年径流量505亿立方米,与黄河相当,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226兆瓦,是我国水电资源的一大富矿。
开发乌江、造福百姓,一直是千千万万沿江群众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梦想和期盼。早在20世纪50年代,水利工作者就开始了乌江干流规划、地质勘测及经济战略研究,掌握了大量科学、翔实的资料。上世纪60年代,1968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乌江渡水电站开工兴建。
乌江渡水电站基坑施工现场
安装发电机组
1970年4月,乌江渡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水电站的建设者以科学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攻坚克难的意志,先后攻克了开发岩溶地区水能资源的地质勘探、水库防渗、高深峡谷的枢纽布置、大流量泄洪消能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在岩溶发育的乌江干流上,自力更身地成功建成了库容23亿立方米、坝高165米的乌江渡水电站。
乌江渡水电站大坝
1979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第2、3台机组分别于1981年、1982年投产,至1983年全部建成。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担负着贵州电网调峰、调频的任务。水库正常蓄水位760米,库容21.4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3.5亿立方米。电站枢纽由高165米的混凝土拱型重力坝、坝后式地下厂房和左右泄洪系统等建筑物组成。主要工程建筑物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流量18360立方米/秒,校核洪水流量21350立方米/秒。电站始建装机容量63万千瓦,扩建装机容量62万千瓦。
鸟江水系主要电站分布图(贵州境内)
当年渡口“第一坝”,而今流域串“珍珠”。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大陆岩溶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为乌江水电开发树立了第一座“里程碑”,从此掀开了乌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磅礴篇章和壮丽画卷。
1988年8月国务院审查通过了《乌江干流规划报告》,拟定了北源洪家渡水电站,南源普定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两源汇口以下东风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思林水电站、沙沱水电站、彭水水电站、银盘水电站、白马水电站11级开发方案。
贵州先后建成了干流上的洪家渡600MW、普定84MW、引子渡200MW、东风695MW、索风营600MW、乌江渡扩建(增容)620MW、构皮滩3000MW、思林1050MW、沙坨1120MW和乌江支流上的大花水200MW、格里桥150MW。
重庆先后建成乌江下游段彭水1750MW、银盘600MW。
乌江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水流奔涌而下。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乌江哺育着两岸的人们。一座座水电站将奔流不息的乌江水转变为绿色电能,使古老的乌江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藏”。
普定水电站。装机容量84MW,1995年建成。
引子渡水电站。装机容量200MW,2003年建成。
洪家渡水电站。装机容量600MW,2000年11月开工,2004年底全部投产。
东风水电站。装机容量695MW,1984年11月开工,1995年底全部投产。
索风营水电站。装机容量600MW,2002年6月开工,2006年7月全部投产。
沙沱水电站。装机容量1120MW,2006年5月开工,2013年6月全部投产。
思林水电站。装机容量1050MW,2006年10月开工,2009年全部投产。
构皮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000MW,2003年11月开工,2009年底全部投产。
大花水水电站。装机容量200MW,2007年底投产。
格里桥水电站。装机容量150MW,2010年建成投产。
彭水水电站。装机容量1750MW,2005年9月开工,2009年全部投产。
银盘水电站。装机容量600MW,2011年建成投产。
2021年,乌江干流最后一个梯级工程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