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十大姓氏排行榜(太湖县姓氏)

在《中国人的姓氏到底有多久的历史?》一文中,我们总结了一下,一般年龄(共祖时间)达两千年的支系,目前会有一个占20%左右的大姓。这个大姓很可能就是2000年前那位老祖先的原始姓氏,但也不排除这是在某个更晚的时期有一个大家族再次爆发的结果。例如F155下面的不同支系(F155*、F813*、Y20928)刘姓均占据20%-25%,当属第一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足以说明,2000年的支系姓氏统一度不超过30%,很多人祖上至少改过一次姓。

此篇继续探讨姓氏的父系祖源与地域存在的关系。

我们选取了样本比较多的一个地区,即江南吴语区-太湖片的汉族。去掉外来移民比较多的上海浦西老城区(经统计 这一地区遗传构成与上海郊县差别较大)后,还剩下2300余例无亲缘关系的男性个体。

太湖片吴语分布地区(图):

太湖县十大姓氏排行榜(太湖县姓氏)插图

我们统计了江南吴语-太湖片样本中数量较多的十个姓氏的父系祖源单倍群构成(暂按大类统计)。在吴语-太湖片中占比不到5%的父系支系不参与统计,因为结果浮动性会很大。得到的结果与全国整体值、太湖片整体值进行了比较,如下:

太湖县十大姓氏排行榜(太湖县姓氏)插图1

结果:

1、在大的支系方面,例如O1a-M119,每个姓氏的比例都与太湖片整体值接近,少数姓氏例外。因为大的支系占比较高,抽样的浮动性也就比较小。这个表明大多数姓氏的父系祖源与所在地人群的整体父系祖源有很大关联。

2、人数越多的姓氏其父系构成与太湖片平均值相对越接近,最接近的三个姓氏正是人数最多的张、陈、王三大姓。

3、人数偏少(样本也偏少)的姓氏的父系构成与地区平均值差异偏大一些。这个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方面,人数少的姓氏源头也偏少,少数家族可能对整体值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人数少的姓氏样本也偏少,抽样带来的浮动性就较大。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