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文物建筑——华东医院南楼完成整体修缮改造,顺利投入使用。此次改造运用了托换顶升技术,有限介入并系统解决了南楼的抗震、防汛、消防、风貌等诸多难点,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一次有益实践。历经多年,从工程策划到修缮完工,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设计总包,与参建各方共同见证百年南楼再焕新生!
引言
位于上海静安区延安西路华东医院的中心区域,矗立着一栋工字型大楼。这栋有着古典艺术风格的大楼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宏恩医院。
华东医院总平面
宏恩医院Country Hospital,现名为华东医院南楼,上世纪20年代,由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美国富商捐赠,委托匈牙利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L.E.Hudec)设计,由上海潘荣记营造厂施工。医院的投资成本、项目定位、设计理念、设备设施都达到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平,是美国知名建筑期刊《建筑论坛》(Architectural Forum,1928/12)“现代医院”专辑中详细介绍的唯一的东方案例。
建造中的宏恩医院
资料来源:纪录片《邬达克建筑作品:上海宏恩医院Hong En Hospital》
滑动查看更多↑
01 南楼概况
南楼设计于1923年设计,几易其稿,1926年落成,是邬达克独立执业的早期作品。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底层设置挑高大厅,将南侧花园景致与阳光纳入内部,创造宁静愉悦的氛围。
1926年的一层平面图
资料来源:纪录片《邬达克建筑作品:上海宏恩医院Hong En Hospital》
建成至今近百年,南楼一直作为医疗保健功能使用,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1989年,南楼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02 南楼风格与初始设计
南楼最初为旅居上海的外籍人士而建,如何获得来自不同国家人士的文化认同成为捐赠者的要求。邬达克很好的实现了目标。建筑为古典复兴风格,南立面横三纵五,中心突出。底层为连续圆拱门窗和拱券敞廊;中部线条收敛简约,凸出部分饰以14只石刻花瓶;顶部则凸出三个三角形山花,之间以宝瓶栏杆连接。整体韵律和谐,精致优雅。
原宏恩医院南立面
资料来源:华建集团档案室
南楼南立面
室内为了营造轻松的疗养氛围,设计有度假风格的公共空间。从东侧主入口进入,黑白大理石棋盘格地面向两侧延伸,四根柯林斯柱式限定的入口空间温馨宜人。向右宽大楼梯引向二层;向左一排塔什干柱廊和拱券画面感十足,将人吸引入两层通高的中央大厅。大厅吊顶采用柚木包裹钢梁,两侧各有一个不同样式的大理石壁炉,给旅居上海的西方侨民带来西方世界的文化认同。
中央大厅、壁炉、大台阶
03 修缮改造的缘起
因周边用地抬高,南楼地势低洼,暴雨时常受倒灌侵扰。为提高防汛能力,同时改善其消防和结构安全性能,2016年,南楼改造被提上日程。顶升技术成为关注的焦点,目标是通过该技术保护文物本体安全、提高使用舒适度、适应医疗功能发展需求。
经历复杂的设计和施工论证,在各方努力下,南楼整体修缮改造于2023年竣工。此次工程包括整体顶升、隔震减震、关键部位加固、保护修缮、设备更新和室内装饰等。
修缮完成的南楼
修缮后的南楼东入口
04 改造与修缮
1
整体顶升
,时长03:23
视频来源: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五建集团
南楼重达2万多吨,且形体复杂、荷载分布不均,重点保护部位多。设计采用静压锚杆桩置换原有木桩基础,顶升1.2米高度,恢复了历史建筑的室内外场地高差,让南花园景观重新纳入中央大厅的视野。同时,顶升极大的改善建筑防汛能力;因防汛而关闭的出入口部重新打开,提高了建筑的消防疏散安全。
顶升模型模拟
顶升施工现场
2
结构加固
结合建筑顶升的契机,设计采用基础隔震的技术,延长隔震后的结构周期,降低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减少结构构件在地震下的损伤。同样的设防目标下,降低重点保护部位的加固程度,实现修缮的最小干预原则。
局部重点部位的加固,采用背面或内侧隐蔽部位加固的方式,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的装饰构件和空间外观。
修缮后从入口大厅看向中央大厅
3
室内修缮
此次顶升,中央大厅、东入口大厅及两厅之间的拱廊等空间的饰面饰件成为保护修缮的重点。黑白棋格大理石地面在顶升前进行了排版编号,切割拆除后存放,待顶升结束,重新按图铺贴、打磨抛光。中央大厅的柚木吊顶,同样排版编号后拆除封存,待顶升结束、对内部包裹的钢结构大梁刷漆保护后,重新安装修补、打磨上漆。
柚木吊顶修缮、大理石地面铺贴
图片来源:上海建工五建集团
修缮后的中央大厅、券廊和电梯厅
4
立面修复
历史资料显示,南楼外墙采用的是斩假石和粘石相结合的做法。历史上多次涂刷,原始的立面本色已不再清晰。各年代涂料层相互胶着,给立面修缮带来很大难度。尤其是原有粘石部分的修复工艺讨论时间较长。在上海市文物专家多次指导下,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料石种类、改善砂石配比、试验施工工艺,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原貌。
竣工报道中的建筑材料
资料来源:纪录片《邬达克建筑作品:上海宏恩医院Hong En Hospital》
墙面修复:脱漆清洗、基层修补、砂浆喷涂、砂砾喷涂、养护剂喷涂
资料来源:上海建工五建集团
修缮后的南楼立面细部
5
场地整饬
顶升1.2米后,被顶起来的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需要留有必要的抗震间距。南立面借用简洁的踏步、花池相间,巧妙的掩饰了顶升中使用的外加强梁。抗震缝则根据场地情况,采用砾石或斜缝等不同构造,确保使用并融入场地。
南立面的踏步与花池
6
设备更新
华东医药南楼曾经是远东第一家设置集中供暖的医院,30米高的烟囱是其标志。安装有进口电梯和冷气系统等设备,设有理疗、机械诊疗、水疗、X光检查、手术、洗衣房等功能用房,所有设备均采用进口,标准极高。
此次修缮更新空调通风设施,恢复集中供暖系统,提升设备能效和备用性;新建模块化信息机房,保证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引入内镜、MR、CT等医技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05 结语
华东医院南楼整体修缮改造工程在保护性修缮的框架下,运用先进的顶升与隔震技术,全面提升文物自身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改善功能体验,为城市更新发展、延续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提供新思路。华东院将继续积极探索运用当代新技术、新方案,将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传承城市文脉,打造存量时代下高质量城市更新的靓丽名片。
项目档案
华东医院南楼整体修缮改造工程项目
建筑类型
医疗建筑
项目地点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建设方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华东医院
设计总包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建集团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
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2017年
建成时间
2023年
占地面积
2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
10776.67平方米(地上6层,局部地下1层)
建筑高度
22.17米
项目设计团队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姚激
设计总负责人
陈炜力
项目经理
王玮、于丹
总师团队
花炳灿、姚激、陈炜力、王玮、刘蕾、王宇、陈新宇
建筑设计
于丹、朱荣、陈天意
结构设计
王玮、周小东、吴学淑、董政傲
给排水设计
汪洁、万学华、张程
暖通/动力设计
杜坤、李常山
电气设计
黄嬿、蔡宇、梅晓燕
室内设计
陶倩、朱荣
景观设计
于丹、朱荣、胡艳红
华建集团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
项目总监
王卫东
总师团队
王卫东、黄绍铭
基础托换、顶升及基坑围护设计
岳建勇、蔡忠祥、翁其平、侯胜男、童园梦、周延
获奖信息
2021年度上海市重点工程事实立功竞赛“特色项目”
2021年度上海市重点工程事实立功竞赛“优秀团队”
“2021-2022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铂金奖
摄影
吴越、医养三院、建工五建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