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锦丰
编辑:熙然
1998年的4月,只听见“砰”一声响,一个生命就此终结。
而对于这个人的死亡全国上下的人民都表示非常欢喜。
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让人觉得他的死亡是罪有应得,人们欢欣雀跃呢?
小时候的幸福“幻影”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白宝山,他出生在1958年的北京石景山。
他的父母是北京钢铁公司的工人,虽说薪资不高但是好歹旱涝保收,比那些饥一顿饱一顿的人幸福多了。
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们的生活条件是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为了可以好好的照顾孩子,他的母亲在生下他没多久就辞职了,养家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白爸身上。
虽然说比之前的条件差了,但也还算是顿顿可以饱餐的。
那个时候的一家三口是非常幸福的,谁看了都得说句羡慕。
可是好景不长,也许是养家压力太大,白宝山的父亲在他2岁的时候突发疾病最终离世。
原本幸福的家庭被这个意外打的措手不及,这也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他的母亲没有工作,因为还要照看他所以一直都是做一些零工。
然而入不敷出的生活让一个女人对生活彻底的举起了白旗。
无奈之下,他的母亲将其送回了老家河北,每个月会寄回去一些零花钱以及他的学费开销等。
被同龄人捉弄嘲笑
本以为白宝山可能会和邻居同学们好好相处,关系融洽,殊不知小孩子并不都是单纯简单的,还有一些心眼不好孤立别人的。
甚至还有人捉弄他,被识破之后的其他孩子看见白宝山一副不服的模样还直接和其打了起来,对方人多势众,白宝山只有挨打的份。
时间久了,他就变得越来越孤僻,不爱说话。
他感觉自己的童年就是黑暗的,是暗无天日的,自己永远没有办法宁静的生活,去过平淡的生活,他认为那是一种奢望。
不知道过了多久,白宝山的母亲终于将其接回北京,然而回到母亲身边的他以为可以做一个被疼爱的孩子。
本以为自己的美好时光就要来了,但是没想到道路总是曲折的。
他从老家转学在母亲家附近的学校上学,依然有人对其进行嘲笑嘲笑他是从乡下来的“乡巴佬”。
再也无法忍受的他决定辍学,虽然当时辍学的时候15岁,但是由于来回转学折腾他的文化水平也只是在二年级左右。
开始打工挣钱
没有文化也只能做做零工,后来他在离家不远的一家工厂做了临时工,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他一个人自己挣钱自己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生活悠闲自在。
很快也到了适婚年龄,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和他同一个工厂的李某(化名),后来两人顺其自然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结婚的第二年就为其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初为人父的白宝山只是非常欣喜,但是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应该要承担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他还是像单身人士一样的生活,后来甚至连上班也不上了,开始了一些“偷鸡摸狗”的行为。
他刚开始偷别人的衣服,慢慢的越来越大胆,自行车、手表……什么值钱偷什么,于是就在1983年3月份的时候被警方逮捕,同一年的9月份因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4年。
当时他被判刑的时候他的孩子才只有一岁,后来又因为查出有其他的罪行被加判了11年。
这也就意味着当他出狱以后年龄都已经快要四十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大好时光全部都被囚禁了起来。
本以为法律的制裁可以让其走回正道,重返光明,不曾想他就是想要一条路走到黑。
因盗窃背叛服刑15年
在1991年的时候,他直接被注销了北京户口,被送到了新疆石河子新安监狱服刑。
当时正处于严打时期,国家对于违法犯罪之事丝毫不容忍。
新疆地势广阔,世界各地的很多犯人都被送到了这里服刑。
因为罪犯过多所以也并不会管理非常严格,对于他们属于是“放养状态”。
现如今的犯人被逮捕起来,定罪服刑是做衣服等一些手工活,但是当时交给他们的任务都是在牧场放牧。
而这正给了白宝山机会让其为自己后来的犯罪做了充分的准备。
当时牧民有的时候会打猎所以他们会持有子弹。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白宝山通过一些渠道获得了部分子弹。
这个行为也让白宝山越来越大胆,在狱中因为其中有狱友欺负他,他一直怀恨在心。
在一个晚上,白宝山趁其不备将其杀害,后来又使用同样的方式将另一欺负他的狱友杀害,他将他们埋在了牧场。
被提前释放了
后来,由于其表现良好,本该在1997年被释放的他提前释放了。
他又重新回归到了社会,他感受的并不是自由,而是仇恨,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他痛恨那些将他判刑的人员,他痛恨警察将其逮捕,他痛恨社会没有好好的对待他。
由于服刑的时候已经被注销了北京户口,回到北京的他已经38岁了,他没有办法再接受自己一直人在屋檐下。
没有户口就没有办法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只能自己做点小买卖。
后来城管总是严格执法,最后的生活渠道也被堵的死死的,白宝山走上了绝望。
也许是因为童年受到的创伤,也许是因为在第一次服刑以后被社会不接受的打击,才使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至此,他彻底走上了绝路。
在被释放没多久他开始报复让自己走上这条路的人。
为了“复仇”走上绝路
他先是为了在“复仇”的时候找一个比较趁手的工具,于是就去了当地的一个电厂,他准备将宫门口的哨兵的手枪抢过来。
拿到枪的白宝山像是有保护符护身一样觉得自己现在无所畏惧,于是很快他就开始了复仇计划。
他在1996年的4月7日晚上将某政府部门的执勤岗哨打伤,他以为自己只要不断的伤害无辜的人就可以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次次的伤害他人是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空虚害怕。
他打伤值勤岗哨以后遇到了一辆巡警车,他以为自己的事迹被发现了于是下车拿出自己的打伤了四名巡警。
他在伤害了几人迅速地藏匿了起来,后来一直想要拥有一把手枪的白宝山冒着风险去了一射击场。
没想到最后将执勤岗哨杀害了之后仍然没有如愿以偿,至此他的犯罪道路越走越远,完全没有一丝想要悔改的意愿。
后来他又得知自己老家那边有一处兵工厂造过枪,于是在潜伏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老家,而这次也真的如愿以偿了。
在此过程中又杀害了两名岗哨。
后来就又返回了北京,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后来的妻子谢某。
原以为遇到美好的爱情会让他回头是岸,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回头反而还把谢某逼至绝路,要谢某和其一起实施犯罪行为。
被威胁的谢某只能和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两个人开始了第一宗犯罪,白宝山知道快钱的好处,自己生活不仅能够大质量的提高,还可以孝顺自己的母亲。
虽然说谢某是一个无恶不作的罪犯,但是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母亲的不容易,于是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
这也就是后来抓捕他时他不反抗的原因,正是如此才轻松地将其抓捕归案,当然这都是后话。
他们两人一起实施的第一宗犯罪就是抢劫,在经过几天的观望,白宝山将一个香烟摊主杀害,从中获取了六万五千元。
他在北京一直担心自己的罪行早晚有一天会被发现,于是两人商量去了新疆。
白宝山在新疆服刑的时候认识的一个狱友也属于是那种专门找“小窍门”赚钱的人,于是几人一拍即合又准备开始抢劫。
他们为了出行方便还抢了一辆摩托车,车主被他们拿枪打死了。
为了行动方便他们又打死了服刑监狱的一名警长和一名治安员,并抢走了她们的手枪。
他们开始行动,大白天的开枪杀人、抢劫一气呵成,一笔巨款到手,三人都非常的兴奋。
但是狱友的躁动让白宝山不安,于是设计将其害死。
后来白宝山和谢某两个人各自回到了家中,正在这时,得到消息的警方迅速赶至家中准备将其抓获。
后据白宝山所说,他原本是要拿枪反抗的,但是看见自己的母亲又觉得残忍,就此作罢,他也就正式归案了。
另一边,谢某也被当地警方抓获。白宝山因为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谢某因为抢劫罪和包庇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12年。
坏人终将会被法律制裁,法律是正义的,是公平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会因为违法犯罪逃脱法律。
法律分析与科普
那么从法律角度对其行为进行分析。
白宝山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面杀害了15人,伤害了17人,这是他无法去弥补的。
受害人不会因为他被判死刑就活过来,被害人家属也不会因为他的死亡减轻痛苦。
然而逝者已逝,希望受家人家属也可以放下仇恨。
那么对于白宝山杀害15人的行为应该被认定为现如今的什么罪名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条的相关规定:
如果说违法犯罪行为人违反我国的法律规定,非法的去剥夺他人的生命健康,那么这个人就会触犯我国刑法规定中的故意杀人罪。
生命是我国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任何人都不可以去侵犯他人的生命安全。
对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行为内容是非法的去剥夺他人的生命安全,使人的生命非自然死亡,使其丧失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和保障。
故意杀人罪的杀人动机是一种主观故意,也就是说违法犯罪行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别人生命的死亡,但是依然是希望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而白宝山的行为已经完全符合了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他是一种主观故意的心态,并且造成了受害者已经死亡的事实。
而且其打伤的17人也不应该被认定为是故意伤害罪,而是故意杀人罪,因为他当时是出于杀人的目的才将其打伤的。
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只要是加了行为就会被认定是故意杀人罪,如果受害人没有因此死亡,那么犯罪嫌疑人就属于是故意杀人罪未遂。
最后希望社会可以对改造之人多点宽容多点接纳,倘若白宝山的户口顺利办理,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后面的这一系列惨剧了呢?
可惜这世界上并没有如果。
文章部分参考网络内容撰写,可能存在不实内容,一切以事实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