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亏损(中国十大亏损公司)

“如果连牧原都亏损,养猪还能赚钱吗?”2023年在和养猪老板交流时,大家面对行情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实际上,2023年大猪企的财报将相继披露,大概率难逃亏损。而有业内人士做出预估,牧原、温氏、新希望等十大猪企,2023全年亏损或超200亿。并且猪企们现金流越发紧迫,有猪企债务逾期14亿。

2021年十大亏损(中国十大亏损公司)插图

十大猪企亏损超200亿?

据每日经济新闻1月25日报道,一业内人士按照头均亏损程度向记者测算,去年有猪企头均亏损超过600元/头,低的也有63元/头。结合头均亏损和去年出栏量计算,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神农集团等10家猪企去年合计亏损程度或超200亿元。这当中,即使是全行业成本控制最好的牧原股份,或将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亏损。

更具体一点,我们从各猪企养殖成本来看,牧原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5.3元/公斤、温氏养殖成本约为16元/公斤、新希望养殖成本约为16元/公斤、天邦养殖成本约为18元/公斤、神农集团养殖成本15.6元/公斤......其他上市猪企养殖成本多位于17元/公斤以上。

2021年十大亏损(中国十大亏损公司)插图1

作为对比,2023年猪价却长期位于15元/公斤以下,大部分猪企长期亏损。

据猪好多网数据监测显示:

2023全年仅有“1月初、2月中—3月中、7月底—10月底”共计四个多月时间猪价位于15元/公斤以上,此区间外猪企全员亏损。

2023全年仅有“1月初3天、7月底-10月初”两个多月时间猪价位于16元/公斤以上。

2021年十大亏损(中国十大亏损公司)插图2

综合比较,这意味着像“成本优异”的牧原,全年最多也只有4个多月能够盈利,但加上企业其他经营成本与开支,整体盈利期应该是更短;而像“温氏、新希望、神农集团”成本接近16元/公斤的,也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保本或盈利;再看全年生猪均价从未达到18元/公斤,可见大部分猪企都是全年亏损!

因此,从产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牧原依旧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温氏、新希望、神农集团等养殖成本也达到行业优秀水准,未来经营风险较低且发展潜力大,反观成本高达17元乃至18元/公斤的企业,可以说几乎到了“火烧眉毛”的阶段。毕竟养猪是重资产行业,每天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不抵债的后果就是成为“下一家正邦”。

2021年十大亏损(中国十大亏损公司)插图3

猪企亏损在降低?

2023年猪价创下近年来最低,但如果10大上市猪企亏损真的仅200多亿的话,那么整体亏损幅度可能反而在降低。

例如在猪价同样低迷的2021年,温氏股份年亏损133.37亿元、新希望年亏损95.91亿,仅两家亏损就超200亿。此外2022年实际猪价情况较好,在7-12月都高于20元/公斤,因此不宜用来对比。

更进一步,从成本上来看,温氏养殖成本在2021年一季度时高达30元/公斤,到2021年底降到了18元/公斤,而后两年也是稳步下降。

新希望则用了大约三年时间,让养殖成本从20元/公斤降到18/公斤、再下降到2022年底的16.7 元/公斤。

当然,也有像正邦、天邦、傲农等猪企成本下降速度仍待加强,而猪企之间的分水岭也就此拉开,他们大概率才是2023年亏损200亿中的“主力军”。实际上,从猪周期的延续幅度来看,2024年上市猪企之间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开,如牧原、温氏、新希望、神农集团等大概率能够扭亏为盈,反观成本高居17元/公斤以上的企业则保本艰难,成本18元/公斤以上大概率依旧亏损。

但是“猪老大们”都心知肚明,还有多少资金够亏损几个月呢?

2021年十大亏损(中国十大亏损公司)插图4

2024年1月以来,就有上市猪企连发4份债务逾期公告,截至2024年1月23日,该公司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3.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2.76%。加上这笔新增逾期债务,该公司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为14.38亿元(扣除已偿还部分),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7.45%。

债务连续逾期达14亿,会让该猪企的股价更受重创,跌入恶性循环才是最难以自拔的。

当然,如果该猪企能够抓住2024年行情触底反弹的机遇,将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到16元/公斤(此前约17元/公斤),那么将有较大的机会让股价和现金流实现“绝地反击”。

2021年十大亏损(中国十大亏损公司)插图5

整体来说,生猪产业淘汰家庭农场、散养户已经达到一个峰值,养猪农户所占比例已经很低,行业内的竞争已更多集中在各大猪企身上,各企业“刀尖向内”已是局势所迫。而笔者也一直有个猜想,那就是今时今日的猪价行情并非偶然,而是在“顶层设计”当中——让猪企、优秀养殖者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养猪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逐步转变成为真正的“养猪强国”。

毕竟讲到底,生猪是民生产业,唯有付出更少的资源、带来更多猪肉,才符合大农业发展的实际目标。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