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2023-12-01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

大家好,我是千妈。

最近有一档国产谈话类综艺悄然开播,没有流量加持,但看过的,全五星好评,只因“嘉宾敢说,节目敢播”

第一集就聊“性骚扰”,上下期加起来大概一小时五十分钟,在主持人周轶君的引导下,从“性骚扰的定义和类别”谈到“性骚扰的产生缘由”再到“性骚扰和性侵害的维权和证据收集”,最后归于“性教育问题”。

敏感的女性话题,能谈得如此透彻、明白,第一次见。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1

▲来源:网络

我一度思索,如果这档节目不被下架,那我们可能真正走到了历史前进的拐点。

因为女性在自主深度思考领域,一直处于事实上的低位。

我是在读大学时,第一次感受到这个文化特性。

大二左右,房地产进入蓬勃发展期,我开始兼职帮几家大型房地产商写广告。有一次觉得对方思路不太契合市场需求,就提出了我的思考和建议,当时他们负责广告部的老总先是一愣继而强势打断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随着步入社会,工作中有了更多与男性碰撞的机会,当年的记忆逐渐浮出水面且更加清晰,让我明白,对方当时的反应,并不仅仅基于甲乙方区别,更多是出于潜意识里对女性具有自主思考表达能力的不适应。

那么,女性该不该思考,能不能思考呢?

我觉得不只是“能”,还是“必须”。

因为,思考是一个女性获得独立精神,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

所以,今天特别想把这档勇于思考的节日《第一人称复数》推荐给所有女性朋友。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2

▲来源:豆瓣电影

它提供了女性视角对社会的理解,让我们看到女性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而很多女性问题不只是女性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从第五期开始,节目所讨论的话题变得宽泛,植物、动物、人工智能、艺术.......因此,这档节目看似谈女性,却不仅仅是在谈女性。就像节目名字所表达的,希望透过这些深度探讨,我们能够发现自身作为个体的独特性,也能感受到个体与个体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1

周轶君何许人

节目的主持兼导演周轶君,可能是全中国最彪悍的女人了。

这位曾经全球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精通多国语言,游走于硝烟弥漫之地,见证了无数死亡和暴力。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3

▲来源:网络

蒙面的枪手,情绪激昂的人群,被点燃的汽车轮胎,烧焦的尸体…这是重构世界观的震撼,而周轶君本人的彪悍也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8年,周轶君毕业于北二外的阿拉伯语专业,不久进入新华社,当时她认为,在极端环境才能看到世界的本质,所以主动申请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的记者。

一开始,社里因为她是女性表示拒绝,她不服,给领导写了一封信,信里说:长期的委派任务,女性耐力会比男性的爆发力更重要。

终于在2002年,她成功来到巴勒斯坦,成为全球唯一长驻加沙地区的女记者。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4

▲来源:网络

战地的死亡像每个清晨一样平常,上周刚去过的咖啡厅发生爆炸,路边女孩惊恐的双眼里映射出枪手的身影,掀起地上一个床垫,殷红的血和脑浆尚未凝结。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5

▲ 来源:网络

有一次,周轶君坐在小巴里偷拍被小孩发现,暴徒直接拦车,一名男子用尖刀抵着她的脸大声呵斥,让她交出相机,当时她的身体因为紧张凉得透彻,却依旧冷静地说,那个孩子看错了,自己没有拍照。

男子粗暴地搜索,没有找到相机,原来,在对方上车前,周轶君已经把相机踢到最后一排座位下面,躲过了一劫。

时常游荡在生死之间,与其说周轶君适应了恶劣环境,不如说麻木了。

她会后怕,但从不后悔,冒着生命危险,只为客观记录世界。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6

▲来源:网络

2004年,周轶君回到中国,此时的她与英雄无异,但她没有沉迷于虚妄的荣耀,很快甩掉标签,重新出发。

她学习主持节目,在《圆桌派》里,自然引用伍尔夫的观点“你要有一间你自己的房间,而且那个门是要能锁上的。”肆意绽放知性优雅的女性魅力。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7

▲来源:网络

她成为作家,将战地经历整理出版,让书籍成为普通人了解中东的重要载体。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8

▲来源:网络

为了探讨“何为美好的童年”,她再度化身纪录片导演,走访五国制作《他乡的童年》,不偏倚不评判,从容的视角引发观众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让3万人在豆瓣打出了8.8高分。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9

▲来源:豆瓣电影

我们很难用一个身份去概括周轶君,记者、主持人、作家、导演,难得的是,她还是一位母亲,妥善处理着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在周轶君看来,限制女性独立的阻力,是自我意识上的禁锢。

最近二十年,她不断突破桎梏,一次次褪去经历带来的烙印,一次次刷新自己的生活,当初的彪悍少女,如今已成长为许多人心中独特的女性样本,真正做到了人生不设限。

《第一人称复数》是周轶君一次新的不设限探索。

据说,录完当天,周轶君就失眠了,回到家后,她感觉自己大脑皮层过于兴奋。

除了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兴奋,另一个原因是,她发现“这竟然是可行的”。

根据以往经验,一个谈话节目一定要控制女嘉宾的数量,最好不超过两个,而以全女性为主导的谈话节目,可能会不好看。

但这次录制经验,让她知道了另一种新的可能性:

原来,女性可以具有强感染力的语言魅力,可以看问题特别本质,可以切入事物最深的那个东西。

这个“可能性”让同样身为女性的我十分触动,也成为我想要分享给更多女性的初衷。

#2

温柔而犀利

几年前,我曾以作家身份在新华文轩做演讲。

演讲结束后,有听众跟我讲,觉得听我讲话很大反差感。

温柔和犀利,两个完全不搭界的概念,竟然可以自洽地融合在一起。

而我当时的内心反应是:

这不是很正常吗?

温柔是源于女性对事物特有的包容度、理解度,犀利则源自褪去性别标签后的深度思考。

在《第一人称复数》中,我再次感受到了熟悉的表达方式。

谈“性骚扰”,心理咨询顾问侯志明老师的话够犀利,一针见血:

“骚是我的权利,扰是你的作为。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10

▲来源:《第一人称复数》视频截图

犀利背后,又有非女权主义温柔的一面:

“很多女性认为只要掌握更大的权力,成为更厉害的强者,就可以杜绝性骚扰的发生”。

实际上,这个世界永远存在弱者。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如何成为强者,通过“强者路径”来杜绝性骚扰,而是如何保护必然存在的弱者。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11

▲来源:《第一人称复数》视频截图

谈“独立女性”,既有对女性要有独立经济地位、独立思考能力的支持,同时又没有停滞在这个层面,而是犀利地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质问:

当“独立女性”这个词成为流量密码,“独立女性”是否反而变成了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标签和束缚?

如今网络上,动不动就是“独立女性必须有一份事业(家庭主妇一定不是独立女性)”,独立女性断然不能受困于爱情,结婚不是独立女性,生孩子不是独立女性等等论调。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12

▲来源:《第一人称复数》视频截图

让我想起徐峥主演的《爱情神话》里的名场面,几位女性在饭桌上探讨女人一生没经历过哪些事是不完整的,猛然发现商家话术都是一模一样:

“没结过婚的女人一生是不完整的~”

“没生过孩子的女人一生是不完整的~”

“没去某某地方旅游的女人一生是不完整的~”

.......

最后马伊琍得出个结论,完整的自我本就不应由他人来定义。

同样,“独立女性”的出现,是为了让女性有更广阔的天地,让女性不囿于婚姻和爱情,但是现行舆论对“独立女性”的鼓吹却有“减少女性可选择余地”和“给女性划定更多圈圈”的倾向,这是需要警惕的。

我们不应在摆脱偏见的过程中,又不知不觉染上另一种偏见。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13

▲来源:《第一人称复数》视频截图

我觉得观看节目时,感受到的这种犀利,很像是读意大利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书。

没有一个人能像法拉奇一样,在采访之前看完比她身高还高的资料,有机会跟采访对象待上七八天,而且提问那么犀利。

我从她那里学到的,是一种“你要去经历,你要去发现”的犀利精神。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14

▲来源:网络

EASTWEST

除了对周轶君本人的欣赏,以及对温和犀利表达方式的认同外,我还很喜欢这档节目里讨论的开放性。

我所说的开放性,并不是探讨的话题多么尖锐开放,而是观点的多面性,不会单一的非黑即白。

比如第四期对日本国宝级演员树木希林的讨论。

树木希林结婚45年,分居43年,期间还被家暴和劈腿,却没有离婚。

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过于消耗的婚姻,普通人不必走她坎坷的爱情之路。

但我赞同节目里老师对她的评价——即她是一位伟大的独立女性,与她的婚姻和爱情没有关系,不离婚,是她的个人选择。

她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她有强大的爱人能力。

豆瓣综艺排行榜(豆瓣高分综艺9分以上)插图15

▲来源:视频截图

所以,我欣赏这段讨论的根本原因是:

节目探讨的,是“树木希林”这个名字背后那个完整的人,而不是片面地看待她,或者站在道德高地审判她。

没有像网络上那样,因为她选择不离婚就批判她是独立女性的耻辱,对她破口大骂“是一个头脑不清醒的糊涂蛋”。

很多人实在太喜欢根据一个人的某个表现或行为就断定他是什么人,可是真实生活中,人是复杂且多面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脸谱化单一化角色。

很难得,在一个全女性构成的谈话节目里,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文明的沟通和交流,所有嘉宾都在认真倾听对方发言,合理地提出不同观点,并尊重他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权利。

关于这档节日,大部分影评人给出的推荐理由是“嘉宾很敢说”,我却很想用“嘉宾很敢说”的背面作为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倘佯着不同想法,平等交流的谈话空间。”

观看资源已帮大家找好,你只需要点亮“赞和在看”,然后在微信对话框回复“第一人称复数”,即可获取。

文章封面:来源新浪微博@水片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