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以后,晚年定居于陶,改名为朱公,经营农业畜牧等工作,成为一名大富翁。其妻在陶又生一子,当这最小的儿子年壮时,朱公的次子因杀人,被楚国所囚禁。
朱公便想派小儿子前往楚楚国,设法援救二儿子,但长子却说:“父亲派三弟去,大概是因为我不中用的原故!”便想自杀。朱公不得已,乃改派长子前去。
朱公事先准备黄金千镒和一封信,要长子交给楚国庄生,朱公曾与他有密切的交往。同时,再三叮咛长子说:“这事让庄生全权处理,你千万不要从中插手!”
长子到达楚国,立刻拜访庄生,将信与黄金一起交给他。庄生对他说:“你可尽快回去罢,不要留在这里;即便你弟弟出来,也不要追究其中的原因。”
长子却发现庄生住在十分贫穷的地方,所以长子不信他有能力可救其弟。
因此,并未听庄生的话。长子私自留在楚国,另外再拜托一位仕官的贵人,然后将自已秘密带来的黄金献给他。
庄生廉直之名遐迩皆知,自楚王以下,人人都以师事之对他尊敬有加。至于朱公送的金钱,他也不是有意要接受,是打算事成之后,将其金钱归还朱公,以表示其诚信。所以金钱一送到,他就对其妻说:“这是朱公的金钱,就像有病不能长住,日后是要归还的,不要动它。”
庄生读完朱公的信后,立刻谒见楚王说:“据我观测,天上有某颗星出现,这是不祥之兆。”楚王素来相信庄生,便说:“现在怎么办才好呢?”庄生说:“只有用恩德,才可免除其害。”楚王说:“你不要说了!我正打算去办这事。”楚王王乃浴身修德,想大赦天下。
那位贵人便把楚王要大赦天下之事,告诉朱公之长子。长子便想如果楚王真的这么做,二弟便可获释,那送于庄生的财务岂不是太可惜了吗?于是再度拜访庄生生,庄生见到他吃惊地问道:“你怎么还没回去?”朱公长子说:“我还没回去,当初是为我弟弟的事来见你,现在我弟弟的事楚王已议定自然赦免,所以,我再来辞谢。”为庄生明白的长子的来意,立刻将黄金全数奉还。得到黄金的长子高兴的不到了。
庄生觉得受到了朱公长子的羞辱,十分恼怒,再次进谒楚王说:“众人都说大赦之因全为朱公,因他以钱贿赂大王左右所致。”楚王大怒,乃下令处死朱公的次子,翌日才颁布大赦天下。朱公的长子只能带了他弟弟的死尸,扶丧而归。
如果故事进行到这里,最多只是一个吝啬的糊涂哥哥害死亲弟弟的故事,但接下来故事到了高潮。
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到了家里,他的母亲和同乡人都十分悲哀,只有朱公一人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他必然要弄死他弟弟的。他并不是不爱他弟弟,而实在是不能忍心舍掉钱财。长子曾与我共苦,身历艰难的生活,所以对钱财十分看重;至于小儿子自幼过着富贵的生活,所以不会吝惜财务,所以他轻而易举地挥霍掉钱财,而不觉得可惜。我这之前所以打算派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轻财,然而长子不能舍财,所以终究杀了他弟弟,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什么可悲痛的呢?说实在的,我本来是日夜盼望他带丧归来的。”
坤哥扮演的范蠡
也许有人会佩服范蠡的神机妙算,但我读到这里却是觉得范蠡的冷血,不仅仅实在军国大事之上,在他与家人的相处的事情上也是如此,估计是要用二儿子的命来教育自己的长子。毕竟其死后家族要交给长子的。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去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节选自《史记·越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