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4战斗机(苏34驾驶舱)

苏34战斗机(苏34驾驶舱)插图

图为苏34战斗轰炸机

本期话题,苏34战斗轰炸机不仅坐拥7项世界纪录,现如今还要迎新改造,且在改造后载重量达8吨以上,并将成为首个安装远程导弹的重型歼击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苏34战斗轰炸机。

苏34战斗机(苏34驾驶舱)插图1

图为苏27战机

苏34战斗轰炸机是俄罗斯装备的一款主力歼击轰炸机,该轰炸机是在苏27的基础上所改造诞生的一款新型战机;1986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提出了研制新一代歼击轰炸机的决议,并由当时的苏霍伊设计局,来对歼击轰炸机苏27lB来进行研制;该试验机在1990年4月首飞,而后在1993年被正式改名为苏34战斗轰炸机;随后于1996年开始对苏34战机进行了鉴定试验,但在此期间因为苏联解体导致资金不足,影响到了对苏34战机的测试改造,一直到2006年12月才将第一批交付给俄罗斯空军。

在2007年8月,第二批苏34战机也开始转场到第四作战训练中心,并于同年9月,第一架苏34开始作为中心的作战飞机来进行执勤;而后在2008年,俄罗斯向苏霍伊公司签署了一份336亿卢布的五年合同,用来采购32架苏34战机,并于2009年开始交付;在2012年俄罗斯再次签署了一份国家合同,这次是要苏霍伊公司在2020年交付出92架苏34战机,且俄军在这次订购中,耗资达1400亿卢布。

苏34战斗机(苏34驾驶舱)插图2

图为苏34战斗轰炸机

而苏34能够获得俄空军多次订购,取决于它优异的性能;该战机是一款全天候、超音速,以及拥有超高机动力的双发双座战斗轰炸机,也因为其扁平的头部设计,被称为“鸭嘴兽”;苏34战机所采用的是固定不可调进气道,其初期所搭载的是两台AL31F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最大加力推力为122.6千牛;随后在2007年改造后,便将该发动机换成了两台AL31FM1改进型发动机,比原来的发动机增加了1000千克的推力,且在全加力的状态下,推力增加到了128千牛,使用寿命也提高了1.5倍。

除此之外,苏34战机的核心电子设备是一部多功能的相控阵,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00到250千米;该雷达还拥有空对空以及空对地两种作战模式,不仅可以扫描周围的目标,还可以在空地模式下同时对两个空中目标进行攻击,而在空对空的模式下,可以同时攻击4个空中目标;最后就是该战机还安装了数字式多余度电传操作系统,该系统具备主动控制功能,不仅可以减轻飞机的颠簸,还可以提高瞄准度,以此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苏34战机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在苏34所创造的世界记录中,还有7项是至今为止都没有被打破的;该战机不同于普通的战机,它拥有12个武器外挂架,最多情况下可以携带8吨重的武器;它还搭载了GSh301型30毫米的机炮,可在近距离的空战中进行使用;除外,苏34拦截机机翼的下方还可外挂各种空空导弹,其中有的射程能够达到数百公里;它还携带了全套的无线电电子战系统,最高时速达到了1900公里,最远射程可达4000公里;这些都是俄把苏34当作对外展示”名片“的资格。

苏34战斗机(苏34驾驶舱)插图3

图为苏34战斗轰炸机

苏34轰炸机也曾帮助俄国在很多军事任务中“大放异彩”;在2008年8月,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爆发了战争;苏34战机代表俄国参加了这次战争,而这次战争也是苏34战机的首次实战;在这场战争中,苏34不仅担任了掩护士兵或武器进攻的角色,还对格鲁吉亚的防空系统进行了电子战,实施了电子干扰的计划,并对“山毛榉”和S125系统进行了导弹袭击,导致格鲁吉亚的整个防空系统完全失明。

除此之外,在2015年10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在叙利亚拉卡省数架苏34战机使用制导炸弹,对“敌方的训练中心以及中心内的武器库进行了空袭,而此次打击极端组织的行动,是苏34战机在叙利亚首次用于实战,而在后续的一次行动中,苏34战机在霍姆斯省投下了一枚BETAB500炸弹,击中了敌方的一座大型地下仓库,使得仓库里的弹药发生爆炸,导致敌方的弹药库被彻底摧毁。

苏34战斗机(苏34驾驶舱)插图4

图为苏34战斗轰炸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34战机再次迎来改造;据报道,俄罗斯将为苏34战斗轰炸机加装远程攻击导弹,而苏34战机也将成为首个安装远程导弹的战斗轰炸机,其战斗力也将会比现在的苏34战机明显提升。

而俄军对苏34战机适配远程导弹,不仅使苏34战机能够拥有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能力,使其可以深入敌方纵深区域,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敌方进行高价值目标的打击;还可以对北约形成一定的威慑力,因为北约计划将在明年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军演,在这种状况下,俄罗斯急需扩大及加强整体的打击平台,所以才会决定对苏34战机挂载远程武器。

苏34战斗机(苏34驾驶舱)插图5

图为苏34轰炸机

综合来说,对于俄罗斯将苏34战斗轰炸机改装成战略轰炸机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俄军对于陆军航空兵的作战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各国军事技术的进步,各方也应加强军备的控制,制定有效的军备使用标准及规则,以确保新军事技术不会被滥用或误用。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