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第一中学(六安最好的初中排名)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位于六安市北外三里桥,其前身是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六安州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六安县中学校。其后时停时办,先后易名六安县立初级中学、六安县立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第一临时中学由立煌县(今金寨县)流波

迁六安,改称安徽省立六安中学。1949年2月,省立六安中学与六安县立中学合并成立皖西公立六安中学,嗣后学校体制与规模几经变更,先后改名六安专区公立六安中学、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分普通、师范、农职三科),安徽省六安中学、安徽省六安高级中学,1964年始改今名。

六安县立中学与省立六安中学均有光荣革命传统,培养了众多革命志士。民国17年春,中共六安特委派党员邹同扔等到六安县中进行合法斗争和地下活动,在学校组织学习进步书刊,成立学生会,建立特别团支部,举办工人、农民夜校,开展社会活动,启发阶级觉悟。同时,组织进步学生奔赴山区,参加独山农民暴动等。在校学生窦克难、江承新等后来均为中共六安县委、六安中心县委、皖西北道委的领导成员,为创建鄂豫皖苏区献出了生命。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解放六安城,旋即撤出,省六安中学校长胡苏明和六安县中教师陈虞友,率领两校进步学生李先进等60余人,随军奔赴当时皖西行署所在地六安县毛坦厂,成立皖西行署文化教育委员会和安徽公学。

建国后,六安一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59年12月,省教育厅在该校召开全省中学语文教学现场会。1960年被列为重点中学,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红旗学校,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受到中共安徽省委、省人委和国务院的嘉奖。

粉碎“四人帮”后,六安一中恢复为省重点中学。1980——1985年,该校学生参加全省各学科竞赛,先后有40名学生获省级奖,高三学生孙峰数学小论文《数列求和方法》获1985年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一等奖,并获全国数学小论文答辩鼓励奖。1985年,钱毅高考作文获全国一等奖。1984届、1985届高中毕业生达高考建档分数线百分率在全省25所重点中学中分别名列第5位、第4位。1985届高考共137人录取本科院校,其中87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建国后至1985年,六安一中初高中毕业生约14000名,现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少人已成专家、学者、教授、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不少人已出国留学。如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教授陈滨,南京师范大学第四纪地质与泥炭研究所主任、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刘泽纯,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教授王方正,安徽六安师专教授张盛彬,贵州省化工厅厅长吴国泰,新华通讯社对外部副主任徐学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师长刘行放,中国人民造币总公司总经理赵鹏华等都是该校的五、六十年代毕业生。

1985年,六安一中有教学班24个,学生1130人,教职工128人,其中5级以上教师54人。全校占地面积102,069平方米,校舍占地面积14,847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275平方米。有教学楼二幢,图书楼、实验楼、大礼堂、餐厅、教工宿舍、学生宿舍一应俱全。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订报刊258种。有400米环形跑道操场、水泥篮球场、绿茵足球场、排球场,体育设备齐全。有理、化、生物实验室,实验仪器基本配套,并有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电教设备。另有校办印刷厂一所。

六安市第一中学(六安最好的初中排名)插图

六安市第一中学(六安最好的初中排名)插图1

六安市第一中学(六安最好的初中排名)插图2

六安市第一中学(六安最好的初中排名)插图3

六安市第一中学(六安最好的初中排名)插图4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