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进一步落实2023年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和2022年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第一次联席会议精神,精心打造三大主题片区之一“抗日战争主题片区”,深入推进首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研究工作,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启动第二季抗战遗址遗迹及纪念设施走访拍摄活动。
北京故宫太和殿
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行走访、调研北京故宫太和殿,采集相关资料。
在历史上,太和殿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各种盛大典礼的场所,但鲜为人知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里作为第十一战区受降地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受降典礼。
太和殿受降仪式
视频加载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9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向各战区派遣军政人员,准备接受日军投降。北平地区的受降仪式原本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后来为了扩大影响,让更多的民众分享胜利的喜悦,公开受降的地点最终选择在太和殿。
1945年10月10日,10余万民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太和殿前广场,北平市政府官员以及美国、英国、苏联、法国、荷兰等外宾代表300余人分列于太和殿外左右两侧,观摩见证典礼。10时10分,受降仪式正式开始。景山山顶军号长鸣,太和殿前军乐高奏,礼炮齐放。中国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上将和前进指挥主任吕文贞等10余人作为受降代表立于太和殿外正中。日本投降代表根本博等21人,在第十一战区中校褚光的引导下,行至受降台前。
首先,由日本投降代表根本博签署降书和投降证,然后呈交受降主官孙连仲签字盖章。接着,由日本投降代表依次呈献军刀。最后,军乐高奏,民众高呼“中国万岁”“胜利万岁”。
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1945年10月10日,正好是故宫博物院建院20周年的纪念日。古老的紫禁城,恢弘的太和殿,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时刻。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警示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追寻先烈足迹,弘扬抗战精神,抗战馆走访北京抗战遗址遗迹活动持续进行中,感谢故宫博物院对本次调研活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