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佛学院(中国最大的佛学院排名)

制作吴王行宫漂游(苏州方言解说)。

“拍拍白相相”是指去游玩。灵岩山位于苏州城西十公里处的木渎镇,其山形独特,山上有灵芝状的巨石数块,因此得名。春秋时期,灵岩山顶上建有行宫,吴王夫差和西施曾居住于此。

灵岩山的出名与山上的寺院有关,自晋代起,山上便建有寺院,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期间曾兴衰起伏,是苏州众多山岳中游客最多、香客最多的一座山。上山的第一座亭子叫继庐亭,建于民国32年(1943年),是为了纪念佛教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而建的。

继庐是印光大师的别号,通往山顶的道路虽然经过多次修整,但大部分仍保留着人字形的砖路,这种路面以前是御道。清朝的康熙和乾隆多次光临灵岩山,还曾在山上居住过,迎笑亭是苏东坡所题,毁于明初重建。

灵岩山佛学院(中国最大的佛学院排名)插图

落红亭由潘其均柴惠贞夫妇于民国二十六年重建(1937年),亭西面有小路可通观音洞,观音洞原名西施洞,是吴王夫差所题。民国32年(1943年)春,灵岩山住持妙真法师请无锡民画家王德超居士来山绘制名胜图册,据记载,在三月十日中午,妙真法师一行前往洞中勘察,约一点钟后,几人全看到洞中显现观音大士圣像,妙像庄严。画家随即根据记忆画出并加以镌刻,自此改为观音洞。

灵岩山佛学院(中国最大的佛学院排名)插图1

在落红亭东面的路边原有一对鸳鸯石,现已凿成接引佛立体像并建石亭,沿石亭上行便可到达半山腰,这里有一小块平地,上面有两个大的石墩,外形雷同,酷似两只庞然铜鼓,因此得名石鼓。在石鼓的边上,近年建造了福寿亭,供游人休息观光。继续向上,就可以看到一座方形的石顶台,称为石幢(塔)。传说是梁代天监年间,灵岩山大和尚智积的衣钵塔,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石幢南侧,有一块龟状大石头,面向太湖,石头上刻有“望佛来”三个字,苏州人称之乌龟望太湖。

灵岩山佛学院(中国最大的佛学院排名)插图2

随着太湖面积的缩小,如今已很难看到太湖了。沿山路向上,便可到达灵岩山寺。在接近寺门的松林中,可以看到一只猴子躲在树上,向过往行人讨食,据山上的师傅说,这只猴子已经自己跑来一年多了。灵岩山寺最近一次毁坏发生在咸丰十年,当时是太平天国的兵火,现存建筑大多是民国时期所建,在印光法师做住持期间,寺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著名的净土宗道场之一,也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

灵岩山佛学院(中国最大的佛学院排名)插图3

文革期间,灵岩山寺的佛像遭到破坏,主要的殿中展出了“收租院”的泥塑。1979年起,在明月大和尚的主持下,寺院得到了修复,创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在宏度大和尚担任住持后,开始对寺院进行大规模的装修,更新了所有殿宇门窗,改用不易变形耐腐的菠萝格硬木,对寺院所有墙面进行粉刷修补,使目前的灵岩山寺焕然一新,门票仍旧是一块钱。在千佛殿东边,有一个观光平台,从这里可观赏木渎全貌及附近的小山,远处的七子山峰也清晰可见。吴中胜迹,明王鏊题,雪相法师书从匾额上来看,吴中胜迹是王整题,是现代雪相法师书写。进入吴中,胜迹就是吴宫御花园的遗址,现在是山顶花园。

灵岩山佛学院(中国最大的佛学院排名)插图4

从花园中的建筑风格来看,这些景点都是根据吴宫的历史资料及传说。在民国期间,遗迹的主要景点有玩花池、吴王井、智积井、玩月池、长寿亭等。展现了吴宫遗迹的部分建筑。出山顶花园沿下山道,看见前方有一座蛮大的黄色建筑,就是印光塔院了。

灵岩山佛学院(中国最大的佛学院排名)插图5

塔院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有正殿三间,文革中印光法师的五彩舍利。在1983年,重新举行了印光法师的入塔典礼,把了愿法师偷藏的一坛骨灰放入塔内,展出了印光法师的遗物,图像、著作。目前暂不开放。灵岩山的历史文化极其深厚,民间故事丰富,是一座值得游览、探索、也是佛徒经常要去的地方。今天的拍摄就到这里。谢谢观赏!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