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

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插图

齐桓公生于公元前716年,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齐桓公小白与公子纠在争夺帝位中获胜。

东周三百载,列国乱纷纷。诸侯或事周或辱王,诸侯之间或蚕食或掳掠,或豪夺或鲸吞。其间,雄主脱颖而出者不胜其数,惟“五霸”最为杰出,“五霸”又惟齐桓公最是煊赫。

年轻的齐桓公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东征西讨、尊王攘夷,九合天下,成了“五霸”之首,最终成为了春秋时期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插图1

何哉?

尊王爱民,修礼伸义,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

周平王东迁洛阳以降,诸侯坐大,各自擅专,周室逐渐衰微,时有诸侯不来朝贡,侵略周室领地,甚至羞辱周王。先有荆楚不来朝觐,后有秦鲁僭用王室祭祀之礼,更有郑伯俨然以周太子狐为质,致使周室颜面尽失,威风扫地。

齐桓公即位,却与鼠目寸光之诸侯大相径庭。桓公听取管仲治国方略,“尊周而亲邻”,“率诸侯以事周”,“使民必先爱民”,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

对外,齐桓公岁岁厚礼朝贡周王,齐国祭祀从不敢超过周室,出师会盟总要呈报周王,有诸侯侵凌周室,总要进行道义上的谴责或出师勤王。大国欺负弱国,总要进行道义上的声援或率兵相助,曾帮助许多亡国之王重新立国,并不图相报,曾多次将诸侯的厚礼奉送周室或回赠诸侯。

对内,齐桓公修理国政,立纲陈纪,省刑罚,薄税敛,农工商并举,修甲兵,强军力,礼贤下士,吸纳人才。因此,齐国走上了图强称霸的正确道路。

凡事立好大题目,便不怕没好文字。尊王爱民便是图霸之大题目。举起“尊王爱民”之旗,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践行尊王爱民方略,就举起了图霸之纲,纲举目张,霸业可期矣。

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插图2

虚怀若谷,胸襟似海,诚信著于天下。

齐桓公弃仇而用管子,会盟遭劫不怨曹沫,最见其胸襟宽阔。

管子名夷吾,字仲,相貌魁梧,精神俊爽,博通典籍,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诸葛亮年轻时常自比管仲、乐毅,可知管子之才气。

齐襄王时,管子辅佐齐王长子纠,鲍叔牙辅佐齐王次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王驾崩后,小白与纠争夺王位。管子为了公子纠即王位,曾率兵追打小白,并矢冷箭射击小白,恰好射在了小白的带钩之上,险些致小白一命呜呼。

后来,纠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败北被杀,管子亦成了阶下囚。鲍叔牙乃管子至交也。管、鲍交情,千古佳话。

史书云:管子与鲍叔经商,至分金时,就多取一倍。鲍叔牙从人心怀不平,鲍叔说:“仲非贪此区区之金,因家贫不济,我自愿让之耳。”

管子又曾领兵随征,每至战阵,辄居后队;及还兵时,又为先驱。多有笑其怯者。鲍叔说:“仲有老母在堂,留身奉养,岂真怯斗耶?”

又数与鲍叔计事,往往相左。鲍叔说:“人固有遇与不遇,使仲遇其时,定当百不失一矣。”管子闻之,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哉!”遂结为生死之交。

小白即位后,鲍叔被齐桓公拜为上卿,任以国政,鲍叔却力荐管子取代自己的职务,齐桓公亦从善从流,遂拜管子为相,尊其号曰仲父,其胸怀之大,何可喻也!

再者,周厘王元年春,齐桓公作为盟主与五国诸侯在齐地北杏会盟,鲁国将军曹沫手提利剑在盟坛劫持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齐桓公即位前占有的鲁地汶田。齐桓公当即许诺物归原主。

曹沫恐齐王反悔,又要求与管仲歃血为盟。齐桓公说:“何必仲父,寡人与子立誓。”立誓后,献酬甚欢而散。

齐桓公从人俱愤愤不平,要求劫持鲁侯,以报曹沫之辱。桓公则说:“寡人已许曹沫矣,匹夫约言尚不失信,况君乎?”由此可见,齐桓公之豁达大度,古今鲜有啊!

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插图3

礼贤下士,用贤不疑,天下英才愿为之效劳尽力。

齐桓公乃性情中人也。鲍叔牙备言管子之贤时,齐桓公不觉欣然动色,促膝而前,决定任用管子。

就命太卜择了吉日,沐浴三次,亲自出郊外迎接管子,与之同载入朝。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

管子入朝,稽首谢罪。桓公亲手扶起,赐之以坐。正襟危坐,听取管子图强成霸之道。

桓公与管子连说三天三夜,字字投机,全不疲倦。管子为相后,齐桓公专任管子,并说:“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并要求国人,不论贵贱,不许犯夷吾之名,一律称管子为仲。

宫中有一个叫易牙的,是齐桓公的近臣,精于烹调之技。有一天,齐桓公戏言:“寡人尝鸟兽虫鱼味几遍矣,所不知者人肉味何如耳。”身旁的易牙听说后,回到家里就杀了自己三岁的长子,给桓公做了午膳。以此赢得了桓公的宠信。

易牙深忌仲父,就对齐桓公说:“今君一则仲父,二则仲父,齐国人都不知道有君了。”齐桓公笑曰:“寡人于仲父,犹身之有股肱也。有股肱方成其身,有仲父方成其君。尔等小人何知!”自此,易牙等再不敢进谗言了。

再说,有一天上午,管子在行军途中,在车上看到一个牧牛的野夫,衣衫褴褛,不拘小节,但气度不凡,便以酒食劳之,叩其所学,对答如流。

此人就是有相国之才的卫国人宁戚,管子便以书信将宁戚推荐给了在后面行军的齐桓公。当天下午,齐桓公就约见了宁戚,试其才,桓公大悦。

当晚,下寨休军,桓公恐宁戚不仕,急令手下举火为宁戚寻找官服,在灯烛下拜宁戚为大夫,使与管仲同参国政。

后来宁戚果然不负桓公知遇之恩,在齐国图强成霸大业上建立了功勋。桓公举火爵宁戚,也就成为了千古美谈。

尊王爱民,胸襟似海,礼贤下士,此三者,大概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缘故吧。有英主方有良相,有良相方有英主,这或许是说齐桓公和管仲的吧!

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插图4

管仲将死,齐桓公亲来探望,要以他的铁哥们鲍叔牙,接替相位。管仲直言:鲍叔不合适。让齐桓公深为不解。

管仲说:论才干,鲍叔不在我下,只是太过较真。水至清则无鱼,只有让每个人的私欲得到满足,国事才有可为。做宰相,必须睁只眼闭只眼。而鲍叔憎恨私欲之念,无法胜任宰相职位。

齐桓公说:你看这三人如何?竖刁,本来正常人,为了我,剁掉命根子,成为太监,从此进宫忠心侍奉我。

再说易牙,他是厨子,有次我说,我这辈子啥都吃过,就是没尝过人肉啥味道,易牙听后,当即回家,把年幼儿子煮熟,给我端来。他是何等地爱我。

还有那个卫公子,他是卫国人,因为效忠我,多少年没有回国,天天马前鞍后,日夜操劳,鞠躬尽瘁。

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插图5

管仲愤而直言:我正要醒大王,如果大王想保全自身,一定要驱逐这三个人,切不可留在身边。

管仲死后, 齐桓公立即下令,将竖刁、易牙及卫公子三人驱逐出宫。

以前,有竖刁、易牙和卫公子三人陪伴,不断地歌唱他是最伟大的王,三人赶后,他听到的吹捧,好像都言不由衷,好像都不是发自肺腑,这让齐桓公顿生知音难觅之念。于是,齐桓公传令,又把三人再召回来。

齐桓公断没有想到, 后来竖刁、易牙和卫公子三人,发动叛乱,控制王宫,不允许任何人接近齐桓公,不允许放一粒米、一滴水入深宫。就这样昔日的霸王活活饿死在了宫中……

本该锦衣玉食奢华而终老的一代帝王,他的人生的终极表演竟以如此方式收场,是谁导演了这场恶作剧?

如此人生的断崖式崩塌,让人唏嘘不已……

何哉!!!

九合天下(九和天下迎合多少钱)插图6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