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幽魂——著名战舰水下遗骸掠影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从经远号巡洋舰上打捞出的两枚弹筒,已经沉睡海底一百二十余年
日前,北洋水师经远舰遗骸在辽宁黑岛水域被发现,引来了广大海军历史爱好者的关注。消息传来,不禁令人神往–那水下战舰的残躯,如今是怎样的情形呢?
船是一种人类大工业时代的结晶,也是常常被我们“小看”的奇迹。因为活动于浩瀚的海洋之中,哪怕是辽宁舰那样的庞然大物,在大海上看来也不过沧海一粟。但如果你肯靠近,便会发现即便是一两百吨排水量的小艇,于我们人类而言也是庞然大物,如果是大型船只,更仿佛一座袖珍的城市,极有魅力。
而沉没在水下的战舰,也有其独特的吸引力。由于国际上普遍将沉没的战舰视为水手的坟墓,且在深水中打捞十分困难,因此大部分长眠海底的舰船基本保持着原貌,只有自然会重新对这些人类制造的巨兽进行修饰。它们是一座座沉没海底的庞贝,把历史的故事保留在凝固的岁月里,直到自然使其与大海融为一体–这往往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
潜水员在丹东北洋水师丹东一号沉船,即致远舰周围进行探摸打捞作业
老萨曾经参加过致远舰探摸的工作,那一次,在潜水员们的努力下,不仅致远舰的遗骸重新被人们所见到,而且据领队周老师的描述,找到了至少七具舰上官兵的遗骨。当时面对潜水员在水下拍摄的照片和制作的复原图,有一种历史就在身边的深刻感受,水下的战舰,仿佛有着不死的灵魂,让你忍不住去贴近探究。自古至今,有无数战舰船舶在最后选择了大海作为归宿,那么,它们在水下又是怎样的形态,传达着怎样的信息,我曾专门收集了一批水下战舰遗骸的照片或复原图,将其中一部分整理发放在这里,也让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贴近一下那些著名艨艟的最后时刻。
1939年沉没于斯卡帕弗洛湾海军基地的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该舰保存得依然十分完整,只有原来引以为自豪的高大桅楼在翻沉的时候被撞成了碎片
这艘战舰属于复仇级,1916年下水,满载排水量三万一千吨,是当时英国最好最大的战舰之一。
1939年10月14日,德国潜艇U-47号在艇长普利恩指挥下溜进这座英国军港,用鱼雷击沉了毫无戒备的皇家橡树号。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该舰的两侧有鼓出的防雷水舱,按说两枚鱼雷不应该这样轻易将其击沉。关键是英国人太掉以轻心,以至于第一次挨了一枚鱼雷竟然还以为是内部爆炸,并未提高警惕。12分钟后德国潜艇再次发射了三枚鱼雷,全部命中其右舷,皇家橡树号内部的水密门都没有关闭,以至于十几分钟后便翻转沉没了,800余人死于非命。
由于该舰残骸中有三千多吨油,因此沉没后一直在不断渗漏,提示着人们它所在的位置– 也污染着海湾,直到2010年英国人通过一次水下工程从其中抽走了残余的1,600吨油,该舰才“老实”了。
6,000米的海底深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的主炮依然完好无损
这艘万吨级重巡洋舰之所以有名,第一是它曾经运送过原子弹的关键部件到远东,才有了对日本的核轰炸,第二是它在1945年7月30日被日本潜艇击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损失的最后一条大型舰艇。
该舰的沉没多少归结为疏忽大意,而更可怕的是美军上层竟然也忘了这艘军舰的存在,一千多名官兵被丢在大海中漂了好几天才有人想起要营救,这时已经有八百多人不需要这个服务了。
2017年,这艘战舰的遗骸才被找到。它在沉没的过程中应该翻滚过几次,以至于水上飞机,舰桥,大炮等飞散各处,而该舰在尾部断成两截,应该是中雷的时候连龙骨都被打折了。
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的旗舰,也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战列舰,只是它的遗骸很不完整,已经断成了两截,首部朝上,尾部倒扣,炮塔和舰桥都被抛到了一边。
这艘战列舰是在1945年6月出击冲绳的时候被盟军战机击沉的,据在场的官兵观察到,这艘战舰在沉入水下后发生了一次大爆炸,估计是弹药库翻转时炮弹相互碰撞引发了殉爆。这也可以解释如此庞大的战舰怎么被炸成了这个样子。
朱诺号轻巡洋舰的螺旋桨清晰可辨
这艘亚特兰大级防空轻巡洋舰却在所罗门群岛打了一场疯狂的海战,在那次战斗中,处于劣势的美国海军阵亡了两个将军,朱诺号身负重伤,勉强撤出战斗,却在后撤途中遭遇日本潜艇的袭击,因为朱诺号本来就受了重伤,结构损坏,所以中雷后仅仅一分钟就沉没了,舰上数百名官兵仅仅一人幸存。
该舰留下了沙利文五兄弟的故事– 这五个兄弟都在该舰上服务,也都和这艘军舰一起沉入海底,自此以后美国海军便不再允许一个家庭的兄弟在同一艘战舰上服役,以免类似的灾难让另一个“沙利文家庭”遭遇同样的苦难。
他们真的离去了吗?水下朱诺号的甲板上,似乎让我们依然怀疑有水手会从舱中悠然而出。
无论是皇家橡树还是印第安纳波利斯,或者是朱诺,给人的印象都是沉得太轻易了。与之相比,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好相反,该舰孤独地与差不多整个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苦苦鏖战,不知道挨了多少发炸弹,多少发鱼雷,最后是在失去战斗力之后才自行沉没的–几十年后人们发现其遗骸的时候,不得不惊叹其居然保存得如此完整
其整体结构在几十年依然清晰可辨,除了翻滚中自然脱落的炮塔和指挥塔,这条船几乎是完整的,英国人的猛烈攻击在它的主船体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德国的造船工业,不得不说是创造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奇迹。
今天介绍的最后一条船是个奇葩。
曾经的美国海军CVL-22独立号航空母舰,如今长眠在美国西海岸外侧的太平洋中,该舰舰体内“殉葬”的飞机依稀可辨
独立号是美国海军用轻巡洋舰克利夫兰级舰体改造的轻型航空母舰,排水量一万四千多吨,参加过太平洋战争
这样一条万吨巨舰无论规模还是战功,在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中却只是排不上号,让它名列奇葩的是该舰居然挨过原子弹,而且居然没有被击沉!
1946年,为了测试核武器对于海军舰艇的威力,美国在比基尼环礁举行了名为“十字路口行动“的核试验,二战结束后大批巨型战舰无处可去,竟被当做了核弹实验的对象,其中不乏长门号战列舰这样的世界名舰,独立号也在其中。
7月1日,在空中进行引爆的A试验实施,造成多艘舰艇沉没
独立号在爆炸后遭到重创,但并未沉没
7月25日,在水中引爆的B试验再次实施,这一次威力更大,造成长门号,阿肯色号等战舰随即沉没。独立号却因为此时已经被拖到较远离爆心的地方而免于沉没。
不过,该舰遭到的创伤无疑是严重的。
按说美国海军在十字路口行动中的表现颇像败家子,但这样一条受到严重核放射污染的军舰,居然被其保留下来,作为靶舰使用,直到1951年才携带若干核废料沉于旧金山附近海域,这份吝啬又实在令人莫名其妙。
被凿沉的独立号
今天在水下见到的独立号舰首
据监测,它如今的放射性污染已经基本消失(因为装载的是轻污染物),生命又开始重新出现在这艘战舰的躯体上。
大洋深处的世界,就是这样神秘而充满故事。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