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陈一芹 王姣 /文 钟健国/图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过渡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小学和初中的学段衔接。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日前,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余耀贤,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晶、张祖志校长和学术委员会的各学科主任、学科委员代表,齐聚荔林小学,由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的小学语文学科委员会和初中语文学科文员会率先开展联合研讨,聚焦小初衔接,进行积极探索,会上对小初衔接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首先,荔林小学六年级的钟琨老师和六(5)班的孩子们带来一堂古文研讨课。钟老师指导学生诵读,感受古文的节奏、韵味;带着学生想象,补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围绕观点展开思辨,感悟故事的哲理;总结文言文学法,并迁移运用。小学语文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戴桂英从诵读、想象、情感、积累这四个方面对这节课做了点评:本节课着力点小而精,联结面广而深,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并进。初中语文学术委员会的曹敏主任评价这是一堂有梯度、有支架、有实效的古诗文研讨课。
研讨课和互动评课之后,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荔林小学张祖志校长介绍了此次小初衔接活动的准备和设想。张校长强调此次活动是集团学术委员会发力,集团统筹,学科推进,边设计边实践,边反思边优化,衔接味浓厚。紧接着小学语文学术委员会主任熊茉莉对集团即将开展的小初衔接工作作汇报。熊主任主要从行动思路行动策略、行动目标等方面介绍了小初衔接具体做法和预期达到的成效。
最后集团总校长、集团学术委员会主任余耀贤作总结发言。余耀贤高度评价了钟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呈现的古文课堂,称这是一堂衔接味十足的语文课。学生们在课堂上得到了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升,相信在这样的课堂浸润下,初一的学生更能以从容的姿态迎接和面对初中的学习与生活。
余耀贤强调要进一步打破小初两个阶段教育分割的局面,促进小初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着力为学生铺垫平滑的进阶通道。之后。余耀贤还介绍了集团学术委员会成立的初衷和工作方案、工作章程,提出依托集团学术委员会的力量,各分校之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学术共同体,合力推进全集团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为南实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