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动化再无边界。全球最大的流程自动化公司艾默生日前完成了将测量仪器巨头美国NI纳入麾下,代价是82亿美元。NI在2022年收入为17亿美元。这一次,艾默生有点跨界了。
艾默生新任CEO对新自动化有着无穷的信心,他本人就是两年前从自动化总经理提升到CEO。这个经历,就可以理解他对艾默生整体布局的想法。
在两年前,艾默生有2/3的业务来自自动化,还有一块来自商业住宅与气候解决方案,类似空调、制水等。但新CEO在去年已经将这部分资产以估值140亿美元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了黑石集团。这家公司2022年收入50亿美元。
而艾默生旗下另一块家用电器部门爱适易ISE(InSinkErator),也以30亿美元出售给了惠而浦。爱适易是全球最大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超过70%。在南京江宁还有一家工厂。
如此大的动作,看上去艾默生也染上了“战略洁癖”,只爱纯洁的自动化资产。
艾默生的确打算做一个纯粹的自动化公司。然而,这个概念会有语义歧义——因为任何一个有野心的自动化公司,再也回不到以前了。新自动化,会更好一些。
艾默生的“无边自动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流程与离散自动化进行区分。五年前艾默生收购GE的智能自动化平台,艾默生已经拥有了离散控制器。这与它的ASCO电磁阀、2018年收购AVENTICS气动器件等流体方案,可以合并在一起,完成从控制到执行的全方位自动化方案。
当然,无边自动化,也不再是“旧自动化”的延展:新自动化,正在向软件大幅度靠拢。这是数字化转型的新旗帜。
艾默生在2021年年收购美国艾斯本Aspen流程仿真软件公司是新自动化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
创立美国麻省理工的艾斯本,是流程工业自动化软件的一面旗帜。它对于大化工流程的仿真模拟,独树一帜,开辟了一个化工动态模拟的时代。后续的霍尼收购的加拿大Hysys(被艾斯本先吞后吐出来的)、施耐德的Pro/II,西门子的SciSIM都很难跟它抗衡。为此艾默生付出了60亿美元的代价,获得55%的股权。这使得艾斯本的估值达到120亿美元,而它在2021年收入不到12亿美元。
然而艾默生对于艾斯本的收购,显然不是只为了化工的流程仿真模拟,而是为了艾默生软件的再生。艾默生迅速以艾斯本为工业软件大本营,将此前收购的电力模拟软件OSI,地质勘探软件GSS都汇聚在艾斯本的旗下。
2022年8月,艾默生进一步收购澳大利亚的采矿软件提供商 Micromine,这家采矿软件为2000多个矿区提供端到端的软件方案。
实际上,艾默生正在对能源有着新的理解,无论是电力、采矿、还是碳捕捉,都有着可再生能源的新想法。这意味着新自动化没有边界、无处不在。
数字化转型是全方位的,艾默生用连续的战略行动,来回答维持“战略洁癖”会带来的好处。这一次,艾默生的自动化边界,进入了测量和测试领域。相对自动化而言,测试领域具有更快的发展速度,这正是股市常青树艾默生所需要的。
测试和测量领域,它在传感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与自动化,都是近亲关系,自然比商业和住宅领域更符合艾默生的胃口。
NI接近我们所做的。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另一大吸引力在于,它的市场增长速度比我们通常服务的自动化领域要快。例如,
美国NI测试仪器是自动化测试领域的一张王牌,它的地位犹如艾斯本的AspenPlus软件在化工的地位。几乎所有的测试工程师,都离不开NI的软件Labview,它实现了软件在环的虚拟测试。它跟另外一个建模仿真软件Matlab构成了天然的珠联璧合。
在设备开发前期,每一个研发团队的电气电子自动化工程师,都很难摆脱这两个软件。NI在电动汽车市场正迎来井喷的需求,半导体也离不开NI。这让艾默生进入了它一直渴望的战略新兴产业。每个工程师都围绕在NI测试软件的旗帜之下,这让艾默生将收获广泛的工程师群体。这将是另外一笔巨大的财富。
那些有点传统的石化、天然气、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有点慢,不符合艾默生追求股票价值最大的特点。对此,它不惜不断瘦身。如果观察艾默生的体量,你会有发现居然会有跨国巨头主动追求瘦身,财富500强寻求变小强的故事。艾默生2022年收入200亿美元,十年前收入220亿美元。它还变小了。在过去十多年,它的体量就没有长大过,但利润从未减少。
这使得它在这个看似传统的产业,200亿美元的收入依然使得市值保持450亿美元。艾默生的瘦身术战略,提供了一种美国公司战略模式的长江,那就是“小强大康术”。
保持强大保持健康,它有着丰沛的现金,可以主动扫描市场,迅速进入高增长的市场。这种玩法,跟中国正在追求“做大进入500强”有着迥然不同的境界。
它不为规模不为缓慢而生,只为利润只为速度而活。追求战略性增长,这是无边自动化的境界,才正是数字化转型的正道。#供应链攻防战# #工业软件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