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李晓青 刘薇 娜扎开提•柯尤木)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 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在乌鲁木齐地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推荐下,我市评选出了最新一批 共十名“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连日来,记者走近其中一些在平凡岗位上,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术守护着人民群众健康的优秀护理人员。
01 郭健:勤学精进练就高精尖技术
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郭健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医院里有2200多名护士,拥有国家级PICC导管置管资质只有50余位,郭健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42岁的她从业21载,是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今年当选了乌鲁木齐地区第14届“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21年间,她先后在妇科、心血管内科、护理部工作过,岗位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勤学精进的劲头。
“我在妇科经常遇到肿瘤患者,很多患者需要PICC静脉治疗。”郭健解释说,PICC就是通过一个导管,经过外周的静脉,然后再将导管插入到上腔静脉,左心房入口处。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患者每日输液扎针的痛苦。
“当时这在护理学上,属于一项高精尖的技术。”经过医院筛选,选派郭健外出学习。找手感、练技术,郭健也下了一番功夫。
她告诉记者,在医院时,她一有空就去示教室用模型练习。回到家,她也有自己的土办法——找来老式自行车气门芯内的胶管模拟血管,埋在橘子皮或长茄子里,透过橘子皮或茄子皮找手感,练习扎针。“我还在注射器灌了红墨水,这样就能直观的看到穿刺结果。”日复一日的练习下,郭健进步飞速。
后来,渐渐有了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郭健又学会了看B超,根据B超引导找血管,穿刺。
郭健说,只有不断提升技能,成为医生的得力帮手,得到患者的认可,才是合格的护士。
02 李静:用心做好“心灵修复师”
乌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片区护士长李静。受访者供图
片区12个科室逐一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5月11日一早,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片区护士长李静进入工作状态,忙碌的脚步停不下来。
“作为精神科护士,用心做好患者的‘心灵修复师’,用专业的精神来体现人文关怀,更多地去理解、去爱护患者。”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李静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37年来一直奋战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一线的真实工作写照。
“饭里有毒!”一次在病区,一名患者拒不进食,甚至情绪激动摔碗破口大骂,李静见后耐心安抚,还当着患者的面微笑着吃了几口饭菜,患者的疑虑打消了,开始吃饭。后来,李静又得知这名患者经济状况不好,她还自掏腰包,每日为患者打菜送饭,营养跟得上,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很快康复出院。
在精神科病区,有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缺乏主动性,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还要善于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保证病人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还有患者由于受幻觉和妄想等症状支配,缺乏自控能力,经常失去理智,甚至以暴力对待护士和身边的人。
“在精神科护理事业中患者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做好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及临床应用工作很关键,我们不间断地加强培训、考核、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明确精神科护士既要熟练掌握风险评估技巧、准确识别风险,还要会运用精神科专业知识干预风险、有效防范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李静说,除了常规的诊疗护理外,培训中还增加了对精神障碍患者专业心理护理技巧,全面提升护士精神心理护理及沟通能力,用心做好患者的“心灵修复师”。
03 杜新香: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杜新香正在为年轻护士讲解工作中常见问题。受访者供图
“营养管一定要贴地牢固一点,注意固定方法,不然导管会有脱出的风险。”5月1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杜新香正带着护士长和护士们在胃肠外科病房内查房,有着31年护理经验的她,认真留意护士们的每一项操作,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杜老师,最近还有一些有关质量标准修订方面问题想让您帮我们指导。”在查房过程中,杜新香的手机响起,来信人是叶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负责人。原来,她在2020年5月前往喀什地区叶城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2年,期间举办学习班将新的护理知识技术带到基层,为医院的护理发展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思维。因此,该医院护理部成员们有什么问题都喜欢询问她的建议。
“我们要发挥专科护理特色,不仅减轻他们的痛苦,更要倾听、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这是杜新香常对年轻护士们教导的一句话。这些年来她带头细化质量管理标准,注重关键环节管理,主动承担疑难造口伤口会诊,对肿瘤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姑息治疗患者关怀指导,深化优质护理,全面提升了该院护理品质。她还经常召集几个病区的护士长就护理质量、操作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杜新香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在她的带领下,医院护理团队荣获自治区级、国家级多项集体荣誉。
“不经意间的从业选择,成为了我一辈子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杜新香感叹道,她说:“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担起这份责任,我要继续追寻‘南丁格尔’精神,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到护理一线。”
04 刘丽庆:用专业和爱心守护患儿
乌鲁木齐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护士长刘丽庆。受访者供图
“顺着牙,竖着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5月10日,在乌鲁木齐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护士长刘丽庆带领护理团队为前来就诊的患儿及其家长普及护牙小常识,演示了正确的刷牙方法。
规范舒适诊疗,义诊科普宣教减轻就诊恐惧,让每一个儿童绽放灿烂笑容……从事儿童口腔护理工作30年来,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护士长刘丽庆不断学习新技术,带教培养一批批儿童口腔护理人才,用专业和爱心共同守护首府儿童口腔健康。
除了高质量完成院内护理管理工作,刘丽庆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前往残联、儿童福利院、学校、幼儿园等机构开展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讲座、个性化健康宣教、一对一健康指导等工作。同时,在“世界口腔健康日”、 “全国爱牙日”等健康日,开展“小牙医实践课堂”活动,通过儿童体验“小牙医”角色的方式,普及通俗易懂的口腔健康知识。
“我的工作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但我一直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和切实的行动。”刘丽庆说,在培训新入职护理人员时,我们也一直要求大家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关爱每一位患者、为患者提供细致专业的护理服务,就一定能够得到患者及同行的认可,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从而获得职业成就感。
05 李敏:将传承中医护理精神与技能视为己任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敏为患者测量血糖。受访者供图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敏,是火龙罐综合灸技术新疆地区唯一带教老师。今年,她获评乌鲁木齐地区第14届“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说起李敏,同事们都说她是个“学霸”。
李敏先后在内分泌科、心脑病科工作过,常规护理之外,她还需要掌握一些中医护理技术。2017年,她前往广州省中医医院师承刘伟承,学习了火龙罐综合灸技术。
这是一项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的一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者运用手法,平衡阴阳,罐体内点燃高纯度艾绒制成的艾柱,燃烧时利用艾的纯阳之性,结合揉、碾、按、点、摇、闪、震、烫、熨十种手法进行推拿按摩。
学成归来,她就在家人和同事的身上反复练习,后才用在患者的治疗中。
一次,一位泥沙样肾结石的患者疼痛难忍,通过病情了解,她选择在患者的膀胱经和肾区进行治疗,当天下午患者排出了结石。激动地向她鞠躬道谢。
“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带来舒适感是我的职责。”如今,李敏已经向百余名护理人员推广、教学火龙罐综合灸技术,她将传承中医护理精神与技能视为己任,希望为更多患者送健康。
06 张莉:坚守重症护理岗位20多年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莉正在重症监护病房为护士们指导工作。受访者供图
今年43岁的张莉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有着21年护理经验。
“危重、危急、危险”是ICU的代名词。在有着20多年重症护理经验的张莉看来,ICU危重病人多,病情复杂,变化快,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才能胜任工作。”
张莉日常严格要求团队里的每一位护士,到临床一线随机询问患者就医体会,观察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她说,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满意,是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必修课。
作为中华护理学会京外重症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建设基地、自治区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张莉这些年开展ICU专科护士及师资培训30余期,培养全疆重症专科护士2000多人次,为新疆地区重症医学科护理队伍的发展培育了坚实的骨干人才及师资。
作为护理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生导师,她还积极投身护理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护理研究生7名。
“正是我的前辈们一直关心、帮助、带领我,为我树立了‘南丁格尔’精神,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也要发挥传帮带作用,以身作则传承‘南丁格尔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