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是国家林业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发起成员。由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八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
学校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95年4月21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
截至2022年4月,校本部占地面积约1500亩,拥有南山实习林场、三坪农场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校属实习基地9万余亩,152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学校固定资产12.3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价值2.68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65.47万㎡。建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3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中。有24个学院,1个教学部,在编教职工1646人,全日制在校生36281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24个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有本科专业6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46人,专任教师1046人,其中教授152人,副教授3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2人。学校入选国家“长江学者”青年奖励计划2人,政府特贴专家4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农业农村部岗位科学家2名,天山领军人才5名,天山英才40名。有全国先进工作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林草局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教学名师14名,“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建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该校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高峰学科2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高原学科5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090201)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水利水电工程(081504)
国家部委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林学(090700)、森林培育学(090702)
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高峰学科:水利工程(081500)、草学(090200)
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高原学科:作物学(090100)、园艺学(090200)、畜牧学(090500)、林学(090700)、农林经济管理(120300)
自治区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水利水电工程(081504)、食品科学(083201)、作物遗传育种(090102)、果树学(090201)、土壤学(090301)、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基础兽医学(090601)、森林培育学(090702)、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博士后科研流动流动站:畜牧学、作物学、水利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学、草学、兽医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现代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新疆果品加工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