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

作为一项非遗艺术,江南丝竹在上海已传承三百多年。10月27日,四平路街道举办了“一丝一竹一世界 雅韵传承话文明”四平路街道江南丝竹展演暨《周氏江南丝竹百年传谱》新书发布会活动,不仅现场开启了江南丝竹音乐盛宴,还为新书《周氏江南丝竹百年传谱》揭开了神秘面纱。

//

传承人与“学生党”的技艺对话

一曲《赛马》轻快欢脱如见骏马奔腾;一首《行街》吹来浓浓生活气息;一段《欢乐歌》清新流畅,江南韵味十足……当日下午2点,伴随着一组接一组表演团队登台,六首江南丝竹乐在四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奏响,其中不少还属于江南丝竹“八大曲”,现场音浪滚滚,余音袅袅。

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插图

周氏江南丝竹是江南丝竹的重要流派之一,源自周俊卿于1930年代创立的“沪东国乐研究会”,历经几代人的发扬传承,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而周氏江南丝竹第三代传人周乐也是表演者之一,本次携手上海市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阮弘、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蒋薇、国家一级演员周韬带来了《行街》《中花六板》两首曲目,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学生群体的参与,则赋予了江南丝竹展演新的活力。来自上海财经大学、铁岭初级中学、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分别演奏《苏堤漫步》《打起手鼓唱赞歌》《赛马》,虽琴音相对稚嫩,但已有行云流水之色,依然收获了居民观众的一致好评。

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插图1

铁岭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何其乐同学是学校民乐团的一员,演奏中阮。在她看来,展演活动也是一次向名师学习的机会。“今天我们不止自己表演,还聆听了很多老师的演奏,觉得非常享受,也非常荣幸。平时,我们在学校里每周都坚持训练,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将江南丝竹的美告诉更多人。”

让江南丝竹在校园“开花”

江南丝竹属于传统民间音乐,在杨浦流传已有百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杨浦区引翔港一带。江南温柔如斯的风土孕育出丝竹之音的细腻婉约,浸润着一代代人的成长。

四平路街道传承江南丝竹文化已有近30年历史,自2006年来,在街道的积极牵头下,周氏江南丝竹第二代传人周惠担任队长,在四平社区组织了一批江南丝竹爱好者,成立了江南丝竹民乐队,催生了江南丝竹文化在四平社区的“破土”。后来,民乐队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秉持“春蚕不老,夕阳正红”的理念,更加充满活力,并于2007年成功申报江南丝竹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插图2

近年来,四平路街道持续创新保护机制,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四平非遗在社区新亮点,期待让非遗“潮”起来,让非遗文化“兴”起来。

为了让不同圈层、不同主体、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体会到非遗文化内涵,街道将江南丝竹列为重点“美育”项目,已在辖区多个学校成立了校园传承点,基本实现了高中、初中、小学全覆盖,让传承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如今,四平路街道江南丝竹非遗进校园开展已有10多年,由江南丝竹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阮弘老师担任指导顾问,通过讲座、实践、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生力量,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新时代光彩。

新书填补周氏江南丝竹曲谱的空白

在本次活动中,《周氏江南丝竹百年传谱》新书揭幕,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该书的首次亮相。周乐身为周氏江南丝竹第三代传人,登台介绍了新书内容,讲述新书背后的故事。

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插图3

记者了解到,该书由周氏江南丝竹传承人周乐、阮弘、蒋薇共同编写完成,囊括了江南丝竹最经典的八首乐曲,即《行街》《欢乐歌》《云庆》《四合如意》《三六》《花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这“八大曲”的总谱和笛(箫)、二胡、琵琶、扬琴这四件主奏乐器的分谱,并附有乐曲说明和演奏技法符号。书中还专门撰写了“周氏丝竹史话”“周氏人物小记”等章节,收集了周俊卿先生的丝竹手稿影印版及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丝竹旧照,并梳理了周氏家族的百年发展源流和他们为江南丝竹保护工作所作出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收录了年尊92岁高龄的周皓先生生前与三位作者演奏书中曲目的珍贵影像。

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插图4

“以前,江南丝竹的谱子通常是手抄的,难以规范地传承下去,一些正式出版的谱子也没有分谱。这一次,我们是将总谱、分谱出齐了,还附了音视频,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延续。”周乐表示。

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插图5

据悉,《周氏江南丝竹百年传谱》历经5年之久,不仅填补了全国周氏江南丝竹曲谱的空白,也旨在为传承非遗薪火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

文字/图片:汤顺佳

编辑:张天一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