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什么意思(大禹是哪里人)

#古籍里的历史#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 发生过多次特大的洪水。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田地,还淹死了许多人。为了解除群众的疾苦, 尧帝将首领们召来,共同商议治理洪水的事情。最后,大家推举一个叫鲧的人来担当这一重任。鲧治水采取的是用石块和泥土筑坝挡水的办法。他指挥人们挑土运石,垒墙筑坝,来阻挡洪水。洪水排不出去,就往上猛涨; 鲧见水涨了起来,就又下令继续加高堤坝。结果是堤越高, 水越涨;水越涨,堤越高。憋在堤坝中的洪水,犹如囚在笼中的猛兽,只要突破一个缺口,便破笼而出,奔腾咆哮、不可收拾。结果鲧治水9年,弄得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尧叫舜去检查鲧的治水工作。 舜看到鲧对洪水毫无办法,就把他罢免了,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大禹治水什么意思(大禹是哪里人)插图

禹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吃苦耐劳,品德高尚,对事业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为治水立下了伟大的功勋,后来成为夏朝的第一个君主,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夏禹或大禹。

大禹治水什么意思(大禹是哪里人)插图1

禹接受了治水的任务,就开始找众人商量如何治水。有人认为,治水就是要挡,否则就不叫治水。可禹想到自己的父亲不就是因为采取挡的办法,筑堤坝, 垒高墙来挡水吗,结果却毫无用处,洪水依旧像猛兽一样,怎么办呢?想到这,禹眼前一亮,这也许是个值得一试的办法。大禹又仔细盘算了一下,感到要疏导洪水,首先必须对地形地势有所了解,从而寻找河源和可以泄导洪水的地方。 于是, 大禹带着一批忠诚的助手,爬山涉水,顶风冒雨,经历了无数风险,足迹遍及九州大地。 就是为了察清地势,探明河道,引水下流。

大禹治水什么意思(大禹是哪里人)插图2

大禹的妻子是南方涂山地区的一位女子, 大禹跟她结婚后只在家待了四天,便忙着治水离家外出了。后来涂山女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启。这是大禹留下的名字。大禹临行前对涂山女说,如果我走后你生了孩子,就取名叫“启”。启,就是启行,是纪念他们婚后几天,大禹为了平治洪水就登程上路的意思。

大禹在治水13年中,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 都没有进去看一看。第一次带人修渠路过自己的家门口、他的儿子刚刚出生,正在呱呱啼哭,他多么想进去看看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呵!可又一想,前边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办,就转过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大禹治水第二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能够叫爸爸了,他妻子看到他一副疲意的样子,心疼地让他回家休息休息, 大禹对妻子说: “不行啊,洪水还没有治完,被围困在高地、山顶的人们, 生命还在受着威胁,救人要紧那!”“那么,你就少住一两天吧。” 涂山女说:“你看,你的衣服也该补一补,草鞋也该换一双了。”

大禹治水什么意思(大禹是哪里人)插图3

“唉,时间宝贵啊,我知道,我不在家你的生活也是很难的。”大禹用带有歉意的口吻说: “但洪水不平,我是不能歇腿的!”

大禹接过孩子亲了亲,又安慰了妻子几句话, 便又大步向前走去了。大禹治水第三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已经十多岁的儿子跑过来叫爸爸 使劲把他往家里拉。 大禹爱抚地摸摸儿子的头,叫儿子告诉妈妈,治水的工作很忙,没有空回家,又匆忙地离开了。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传遍了各地,人们听了,非常受感动,治水的信心更足了。

大禹治水什么意思(大禹是哪里人)插图4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大禹由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出的地方跑到太阳落的地方, 不顾风吹雨打, 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了13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人低处,从湖里流到河里,然后流入大海。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古人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真的很适合我们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试问我们现在还有这样的精神吗?不要被灯火酒绿,花花世界眼前的利益而蒙蔽双眼!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