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个多彩的城市,千年以前这片山海之间就有青岛,黄岛,红岛等岛屿。青,黄,红起伏于碧海之中,成为道家圣地,也是琅琊神居。
黄岛区,又称青岛西海岸新区,自从合并原黄岛、胶南市之后,这里是青岛市第一大行政区,也是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
西海岸有全球最大的40万吨级矿砂船,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亿吨,海铁联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黄岛区有很多名头,国家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国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枢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先导区。
这次介绍的是,黄岛还是一座顶级的大学城。
作为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必须有与之匹配的高教实力,只有高等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西海岸新区才有持续创新的动力,才能保持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让“西海岸速度”持续下去。
西海岸新区综合实力位居国家级新区前三强,青岛市综合考核“六连冠”,改革创新全市第一。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全部落地西海岸,很多山东家庭报考志愿时间,会关注到青岛西海岸高校林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在此落户。
其中,有很多今年开始招生的高校,比如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首批招生400人,总招生规模230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3家涉海研究所交叉研究集群,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和先进技术学院为主体。
青岛理工大学的主校区即将搬迁过来,位于嵩山隧道以东、嘉陵江西路以北,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公寓、风雨操场等,招生规模23700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首批招生500人,总招生规模2000人。
青岛滨海学院珠山校区,首批招生3000人,总招生规模6000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北起龙门顶路、南至桃林路、西起山川路、东至海军路,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首批招生1200人,总招生规模20000人。
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位于黄岛区唐岛湾南岸西侧,首批招生1400人,总招生规模2100人,这座学习原计划2021年实现招生。
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位于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首批招生3000人,总招生规模10000人,也是原计划2021年实现招生。
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地处大珠山东侧,首批招生5500人,总招生规模20000人。
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产学研基地,位于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学生规模3000人左右,由电影学院、现代音乐学院组成,这座基地今年肯定开不了学,因为还没有开工。
预计两年后实现招生,这座基地建成后,将加速推动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从人才培养到生产制作、流通推广等形成全产业链,让“影视之都”的国际城市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位于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正申报“3+4”等合作教育模式,以更多样、更多元、更灵活的教育模式推动艺术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青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这是北京大学学首个落地山东省的项目,力争利用5年时间,打造计算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海洋大数据、涉海人工智能等领域教育实践载体。
中国远洋海运大学,这个月刚刚揭牌成立,依托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组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青岛船院”四位一体新平台。
其中,这里还有座很特别的高校,就是国防大学现地教学基地。国防大学现地教学基地在青岛落成揭牌,把国防名校与海防重镇紧紧连在了一起,对于挖掘青岛军民融合深厚资源,释放军港牵引带动效应,推动军队战斗力和地方生产力全面提升,必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高校其实就像“梧桐树”,各类英才纷至沓来,去年,西海岸的人才总量突破60万。
随着大学城建设与发展的快速推进,大学城对地方经济的综合效应优势日益凸显。黄岛高校很多,但毕竟是起步阶段,可孩子选择这里的大学,我们更看重毕业的四年后,那时的考研和就业,出路会很宽的。
黄岛金沙滩,是我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海水浴场之一,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海冲浪的滋味,这里不仅是经济繁荣之地,更是一座青春浪漫的海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