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中国经济网
伴随前三季度行情收官,公募基金成绩单也随之更新。从新鲜出炉的各权威基金评级机构的业绩榜单看,面对结构行情分化和风格频繁轮动,实力派基金公司再度彰显出较强的专业投研实力,其中久经牛熊考验的长盛基金,不论是权益投资,还是固收投资,均交出一份相对硬核的成绩单。
在晨星(中国)新一期基金中长期业绩排行榜上,截至2023年9月28日,长盛基金旗下9只产品,在不同统计区间内跻身同类TOP10,共计上榜14次,更有3次力拔头筹,赢得同类冠军。
权益投资方面,长盛基金首席投资官王宁同时执掌的长盛量化红利、长盛成长价值A、长盛医疗行业A均在不同时间周期榜单上荣登前十。积极配置-大盘平衡基金中,长盛量化红利近十年以17.39%的年后回报摘得同类冠军(1/37);近三年也以13.12%年化回报(7/109)。作为长盛基金首只开基的长盛成长价值A,在近十年、近五年和近一年标准混合基金TOP10排行榜上,均榜上有名。长盛医疗行业A近一年在行业股票-医药基金中也排名前十(8/119)。同时,从近一年业绩排名看,杨秋鹏管理的长盛竞争优势A,排名大盘成长股票基金前十(7/299);郝征在管的长盛养老健康产业,也跻身积极配置-大盘成长基金前十(8/956)。被动投资领域的长盛中证全指证券公司,近五年在行业股票-金融地产型基金中也高居榜首(1/33)。
而在为投资者夯实资产配置底基的固收投资方面,长盛基金整体表现更为优异。王贵君同时担纲的长盛盛裕A和长盛安逸A,近三年在纯债基金中分别包揽冠亚军(1/352、2/352),长盛盛裕A还在近五年(2/173)和近一年(2/518)均摘得同类榜眼。而王贵君和杨哲共同管理的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债基,近三年在积极债券基金中也高居同类前五(5/274)。
长盛基金的综合实力也赢得了权威基金评级机构普遍认可。据晨星(中国)、银河证券和海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末,长盛基金旗下多只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斩获不同统计区间的最高五星评级。上述登榜晨星业绩排行榜TOP的产品更是屡获认可。其中长盛量化红利是市场上稀缺的同时荣膺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乃至十年期五星评级的强股混合型基金,也被银河证券授予三年期和五年期双五星评级、晨星三年期五星评级。长盛成长价值A在赢得海通证券三年期十年期五星评级的同时,也获得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固收领域的王牌长盛盛裕A/C,同时斩获晨星、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五星,以及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长盛安逸A/C则同时荣膺晨星、银河证券和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债基也同获晨星三年期和五年期五星评价。此外在海通证券截至三季末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分类评分排行榜》上,长盛基金固收类资产业绩近三年(3/131)、近两年(3/148)、近一年(3/165)均排名行业第三名。
在业界看来,万基时代,面对行情震荡对基金业绩带来的诸多挑战,选基难问题日益显著,权威评级机构的业绩榜单,对投资者挑选基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经受市场波动考验,在中长期表现突出的产品和基金公司更值得关注。
长盛成长价值成立于2002年9月18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王超任职区间为2015年6月18日至2019年5月27日,冯雨生任职区间为2015年6月18日至2020年10月23日,王宁自2020年10月23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A类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71%、33.29%、33.98%、13.16%、-7.15%、7.3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2.49%、25.04%、20.12%、1.15%、-15.44%、0.79%。C类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为3.83%、-7.52%、7.0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15%、-15.44%、0.79%。(本基金自2021年7月8日起增加收取销售服务费的C类基金份额,并自该日起接受投资者对C类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数据来源:长盛成长价值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5%+中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5%。
长盛量化红利混合成立于2009年11月25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王超任职区间为2015年6月18日至2019年5月27日,冯雨生任职区间为2019年3月18日至2021年6月17日,付海宁任职区间为2021年6月8日至2021年8月26日,王宁自2021年8月26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27%、31.61%、38.23%、25.11%、-7.62%、4.9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3.63%、13.05%、3.99%、11.12%、-2.93%、2.71%。数据来源:长盛量化红利策略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中证红利指数×75%+中证综合债指数×25%。
长盛医疗行业A成立于2016年2月3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王超任职区间为2017年5月18日至2019年5月21日;周思聪任职区间为2019年5月23日至2023年4月12日;王宁自2023年4月13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8.93%、49.83%、91.20%、-6.94%、-20.29%、4.3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06%、28.31%、40.13%、-4.66%、-16.28%、-5.61%。数据来源:长盛医疗行业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8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
长盛医疗行业C成立于2023年3月2日,截至2023年6月30日,产品成立不满6个月。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不得登载六个月以下的短期业绩,因此此处未登载成立不足6个月的基金业绩。
长盛中证证券公司分级成立于2015年8月13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冯雨生任职区间为2015年8月13日至2019年10月8日,陈亘斯自2019年10月9日任该基金经理。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4.80%、-17.31%、-11.19%、-23.60%、42.00%、24.8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是-2.95%、-17.66%、-11.70%、-24.91%、42.30%、16.04%。自2021年1月1日长盛中证证券公司分级基金转型为长盛中证证券公司指数(LOF),陈亘斯自2019年10月9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2021年、2022年、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依次为1.93%、-24.39%、1.2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是-4.55%、-26.07%、0.88%。资料来源:产品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长盛竞争优势成立于2020年7月23日,周思聪任职区间为2020年7月23日至2023年4月12日,杨秋鹏自2023年4月13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A份额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81%、-10.55%、-16.88%、8.24%,C份额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42%、-11.26%、、-17.54%、7.8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14%、-3.50%、-18.10%、-0.18%。数据来源:长盛竞争优势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5%+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15%。
长盛养老健康产业成立于2014年11月25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刘旭明任职区间为2014年11月25日至2018年5月20日,乔培涛任职区间为2018年5月21日至2019年3月21日,乔培涛、周思聪任职区间为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9月16日,周思聪任职区间为2019年9月17日至2023年4月11日,周思聪、郝征任职区间为2023年4月12日至2023年4月12日,郝征自2023年4月13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7.51%、12.22%、86.33%、-5.26%、-19.03%、1.8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62%、19.92%、15.20%、0.30%、-9.56%、1.08%。数据来源:长盛养老健康产业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
长盛盛裕纯债成立于2016年8月4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段鹏任职区间为2016年8月4日至2020年9月28日;葛鹤军任职区间为2020年9月29日至2020年12月16日;葛鹤军、王贵君任职区间为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11月1日;王贵君自2021年11月2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D类份额自2022年5月11日至今由王贵君担任基金经理)。A类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37%、2.90%、0.17%、9.71%、4.89%、3.68%,C类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21%、2.72%、0.04%、9.46%、4.69%、3.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79%、1.31%、-0.06%、2.10%、0.51%、1.22%。D类过去6个月、自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68%、6.3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2%、1.28%。数据来源:长盛盛裕纯债定期报告,截至日期: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指数(全价)收益率。
长盛安逸纯债成立于2020年1月20日,近三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蔡宾任职区间为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12日,蔡宾、王贵君任职区间为2021年1月13日至2021年1月24日,王贵君自2021年1月24日任该基金经理。A类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18%、8.78%、4.38%、3.08%,C类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45%、8.17%、4.07%、2.9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4%、2.10%、0.51%、1.22%。D类成立于2021年9月2日,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19%、4.38%、3.0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0.37%、0.51%、1.22%,E类成立于2022年3月18日,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98%、3.0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0.49%、1.22%。数据来源:长盛安逸纯债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指数(全价)收益率。
长盛全债指数增强成立于2003年10月25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马文祥任职区间为2014年10月24日至2018年6月28日,李琪、杨哲任职区间为2018年6月29日至2019年9月5日,杨哲任职区间为2019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22日,王贵君、杨哲自2021年9月23日该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52%、11.05%、13.83%、8.72%、3.65%、2.9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5.87%、6.44%、5.11%、4.83%、1.17%、2.43%。数据来源: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标普中国全债指数收益率×92%+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
注:由于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停止计算标普中国A股综合指数行情数据,经履行适当程序,自2020年9月14日起,本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标普中国全债指数收益率×92%+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