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老照片来自《亚东印画》,主要反映清末社会民俗和风土人情,照片保存完好,部分是首次发表,极其珍贵。图为用木材做成的木筏,这种木筏可以让波浪能自由地涌进流出,不积水,在这方面上比普通船安全,不会担心沉船,筏上还竖帆采用风力,也可以直接用撸,方便安全。
骑着毛驴回娘家的妇女,在旧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在很小时候要进行裹脚,就是人称的“三寸金莲”,那时妇女以脚小为美,大脚是要遭人耻笑的,甚至嫁不出去。因为妇女裹脚的缘故,走路很吃力,出远门需要坐马车或骑驴骑马,富贵人家坐轿,当然穷人连牲畜也养不起,所以甚至几年不回趟娘家。
路边的石板路上两个棋友正在下棋,当时的娱乐很少,普通百姓农闲时唯一的娱乐可能就是下棋聊天嗮太阳了。当然权贵人家的娱乐就丰富一些,比如遛鸟听戏逛窑子等。
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她们会结对一起到河边洗衣,在干活之中可以拉家常,洗衣不会觉得太累。不过那个年代是没有洗衣粉洗衣液之类洗涤用品,洗衣服要靠手工搓洗和捶打,也有用皂角碾碎用来洗衣的。
这也许就是招牌的起源吧,吊挂在屋檐下香烟空盒,就是表示这里有香烟等商品出售。其实这种原始招牌现在还可以看到,比如公路边悬挂的废旧轮胎,我们就知道这里可以补胎充气。
一位老者在墙角下抽着水烟管,他身边是他售卖的商品,收入微薄。
木制的独轮车,轮子也是木制的,独轮车上竖着特制的帆,用来借助风力减轻劳力,主要推起车来比较省力。
木制的独轮车,用帆借助风力是要看风向的,风向不对,只能全靠人力了,所以靠风向还要看运气。
从镇上赶集归来的父亲和孩子,毛驴驮着从镇上买回的物品,家犬一路跟随主人,父亲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生活虽清贫,但家有等待的妻子,身边有爱子跟随,这位父亲也满足了。这也许是百姓自有百姓的乐趣吧!(原创文字,抄袭必究)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